读《左传》之一百九十二成公三年 上

  【经】

  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辛亥,葬卫穆公。

  二月,公至自伐郑。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乙亥,葬宋文公。

  夏,公如晋。

  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

  公至自晋。

  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大雩。

  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

  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

  卫侯使孙良夫来聘。

  丙午,及荀庚盟。

  丁未,及孙良夫盟。

  郑伐许。


  【传】

  三年春,诸侯伐郑,次于伯牛,讨邲之役也,遂东侵郑。郑公子偃帅师御之,使东鄙覆诸鄤,败诸丘舆。皇戌如楚献捷。

  夏,公如晋,拜汶阳之田。

  许恃楚而不事郑,郑子良伐许。

  晋人归公子穀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穀。”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译文

  【经】

  三年春季,周历正月,成公与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一起攻打郑国。

  辛亥日,安葬卫穆公。

  二月,成公从攻打郑国的地方回来。

  甲子日,鲁国的新宫发生火灾。鲁国君臣哭了三天。

  乙亥日,安葬宋文公。

  夏季,成公去晋国。

  郑国公子去疾率领军队攻打许国。

  成公从晋国回来。

  秋季,叔孙侨率领军队包围了棘地。

  举行了秋雨祭祀。

  晋国的郤克和卫国的孙良夫一起攻打廧咎如。

  冬季十一月,晋侯派遣荀庚前来聘问。

  卫侯派遣孙良夫前来聘问。

  丙午日,与荀庚结盟。

  丁未日,又与孙良夫结盟。

  郑国攻打许国。


  【传】

  三年春季,诸侯联军进攻郑国,联军驻扎在伯牛,这是讨伐邲地战役郑国对晋国有二心,于是就从东边入侵郑国。郑国的公子偃领兵抵御,命令东部边境地方部队在鄤地设下埋伏,把敌军在丘舆击败。皇戌到楚国进献战利品。

  夏季,鲁成公到晋国,拜谢晋国让齐国退还汶阳的土田。

  许国依仗楚国而不事奉郑国,郑国的子良进攻许国。

  晋国人把楚国公子穀臣和连尹襄老尸首归还给楚国,以此要求换回知罃。当时荀首已经是中军副帅,所以楚国人答应了。楚共王送别知罃,说:“您恐怕怨恨我吧!”知罃回答说:“两国交战,下臣没有才能,不能胜任所当职务,所以做了俘虏。君王的左右的人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杀戮,这是君王的恩惠啊。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楚共王说:“那么感激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让百姓得到安宁,各自抑止自己的愤怒,求得互相原谅,两边都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下臣不曾与谋,又敢感激谁?”楚共王说:“您回去,用什么报答我?”知罃回答说:“下臣既不怨恨,君王也不值得感恩,没有怨恨,没有恩德,就不知道该报答什么。”楚共王说:“尽管这样,也一定把您的想法告诉我。”知罃回答说:“承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把骨头回晋国,寡君如果加以诛戮,死得幸运。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下臣赐给您的外臣荀首,荀首向我君请求,而把下臣杀戮在自己的宗庙中,也死得幸运。如果得不到寡君诛戮的命令,而让下臣继承宗子的地位,按次序承担晋国的大事,率领一部分军队以保卫边疆,虽然碰到君王的左右,我也不敢违背礼义回避,要竭尽全力以至于死,没有二心,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所报答于君王的。”楚共王说:“晋国是不可以和它相争的。”于是就对知罃重加礼遇而放他回晋国去。


诸侯联军也许是貌合神离吧!轻而易举的被郑国打败,感觉有点可笑。郑国不敢和楚国、晋国等放对,欺负一下许国没问题。

晋楚交换俘虏,连尹襄老的尸体是回来了,不过夏姬却一去不回了。知罃答复楚共王的这一段特别精彩。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士大夫对死在国法和家规之下是感到荣耀的,所以知罃两次提及“死且不朽”。晋国的士大夫心中信念依然坚定,楚共王从中可以肯定晋国不会被轻易征服。

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关于避讳的问题,古人对尊长不能直接呼名,从知罃对父亲荀首的称呼看,在春秋时期还不用避讳。按《左传》的说法“名终将讳之”,人死之后才讳名,启用谥号或其他称呼。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左传》之一百九十二成公三年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