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共和国已痛失21位院士,年龄最大103岁,最小85

8月31日,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院士逝世,享年87岁。

这是今年以来,我国痛失的第21位两院院士。

相比起,那些天天上热搜,博取眼球的流量明星来说,他们显得默默无闻。

可是,就是这批默默无闻的院士,他们呕心沥血、献身科研,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

0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应该是逝世的院士里,知名度最高的一名国士了。

在半个多世纪里,常年奔波在田野,一遍遍地进行杂交水稻试验,一年到头更是,晒得黑不溜秋,只为心中的一个执念:让老百姓吃上饭,吃饱饭。

上个世界70年代,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告诉他:

“你不可能成功的,因为美国、德国和日本人,也没有研究出来。”

袁隆平生气地说,别人不行,我们中国人就不行吗!?

于是,在面临资金短缺,人人唱衰的情况下,他依然每天光着脚丫子,在田野间忙碌。

多年后,他的杂交水稻试验成功了。

亩产的记录,也随着他科研成果的推陈出新,不断刷新世界记录。

袁隆平和他的团队,用自己的努力,“养活了”14亿中国人;

可是,他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止。从美国、印度再到非洲,他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分享给需要粮食的国家和地区;

在90多岁的时候,他依然亲自下到实验田,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直到离去的那一刻,他还在惦记田里的水稻。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在他的灵柩被运回来的路上,群众自发站成两列,齐声喊道:袁爷爷一路走好;

在他出殡的那一天,全国各地群众自发赶来,为他送上花圈、哀悼。

很多网友说:“从今以后,要好好吃饭!”

02 钱学森的接棒人郑哲敏

1984年2月,郑哲敏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二任所长。

作为钱学森的学生,郑哲敏一生都在践行:

“祖国的需要,就是科研的方向。”

在研制“两弹一星”到了关键时期,郑哲敏迎难而上,搞清楚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解决了制造高精度火箭部件的理论难题。

他也由此,创立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

为了研究核爆炸的威力有多大,郑哲敏和同事们,在山沟沟待了数年。

1971年,针对我国常规武器落后状况,郑哲敏历时10年,解决了一系列科研难题,为武器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郑哲敏利用爆炸的方法,指导工程人员处理淤泥,节省了1/3项目成本,该方法随后推广到全国港口建设中。

这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科学家,一生淡泊名利,哪怕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总是会低调地说:

“强国富民是梦想,总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2021年8月25日,郑哲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03  中国微波遥感专家姜景山

姜景山拥有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国际空间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委员等多重身份。

其研制的“神舟四号”,主载荷“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的发射,实现了中国航天微波遥感零的突破,推动了后续中国微波遥感业务卫星的起动和发射。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用微波,从月球轨道上对月面进行探测并在工程上实现;

姜景山更是中国载人航天应用工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他提出和建立的,自然灾害遥感信息实时传输系统,已成为中国突发性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 。

2021年6月27日,姜景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04  水文地质学家薛禹群

薛禹群是水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他主要从事地下水中热量和物质运移、海水入侵咸淡水界面运移规律的数值模拟、水资源管理等前沿课题的研究 。

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三维热量运移模型,用于上海储能

他的研究,不仅解决了山东地区抽取地下水过量,导致咸水入侵的问题;

而且他的系统研究水量、水质模拟,为地下水资源评价、污染预测提供了有效方法和先进手段。

薛禹群常说:“要做学问,先要做人,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做一个立志报国的人。”

2021年6月29日,薛禹群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05 天文学家王绶琯

王绶琯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提高了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了天体测量学发展,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

20世纪90年代与苏定强等,提出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 。

除了在天文上的突出功效,1999年他还发起倡议,并组织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为我国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做出了长远的规划。

2021年1月28日,王绶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06 “钻头之父”沈忠厚

沈忠厚是我国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

他将射流技术与钻井工程相结合,开辟了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新领域,被誉为“钻头之父”。

沈忠厚更是数十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中。

他与研究中心的同志,一道首创了自振空化旋转射流处理油,井近井地层及解堵新技术,在11个油田和地区400余口井上应用,创经济效益过亿元。

在美国一提钻头,专家说不可能做出来,没有把握;

但是,沈忠厚用10年功夫做出来后,美国专家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沈忠厚为人亲切、踏实,特别能吃苦耐劳。

他总是教导学生,做科研要有恒心,要坐得住冷板凳,绝对不能追求短平快,要踏踏实实地打好每一步基础;

要以为国家能源工业做贡献为出发点,发挥各自特长协作攻关,不能只计较个人利益和得失。

2021年2月5日,沈忠厚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07 数学家周毓麟

周毓麟在长达70多年的数学研究生涯里,为了国家的建设,三次改变了研究的方向。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他的恩师陈省身要带他到美国留学,周毓麟依然拒绝了恩师的邀请,留在了满是疮痍的大陆。

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周毓麟曾三次转变研究方向,每一次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1954年小有成就的拓扑学研究;

1960年一手开创了中国偏微分方程研究与教学中心;

当国家改革开放后,他又回到基础研究领域,着力以理论研究提升应用研究。

在巅峰时期,他与合作者发表论文共130余篇,丰硕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他雄厚的理论基础与丰沛的研究激情。

他还大力倡导九所学术交流,和开办研究生教育,解决核武器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的稳定问题,为研究所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说:“国家需要我,是我的荣幸。”

2021年3月2日,周毓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08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

彭士禄是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年少的彭士禄,从旧社会一步步走到了新中国,他吃过很多苦,被国民党抓捕过,并多次进监狱。

为了生计,他做乞丐、打柴、放鹅......

后来,在总理和党的支持下,他得以有了学习的机会。从此,他慢慢地进入了化工机械领域。

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接到国家命令,毅然告别了妻女,只身入川,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

多年后,彭士禄成为了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对自己的评价只有一句话:

“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一是建核电站。

80年代,彭士禄因在国际核能动力技术界的卓高声誉,被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辑入。

2021年3月22日,彭士禄在京逝世,享年96岁。

09 沈善炯

在山河破碎的年代里,沈善炯于1944年,在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研究的古瓶菌论文,被推荐发表于《美国植物学》杂志。

该文纠正了前人对古瓶菌的错误描述,使他在科学研究领域初露锋芒。

建国后,沈善炯选择留在了国内,继续从事抗生素和微生物生化的研究。

因为,他在微生物生化和生化遗传学研究上的成绩,南加州华人工程师和科学家协会,授予了他杰出成就奖。

此后,沈善炯先后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哈佛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和分子遗传系访问教授,波士顿生物医学研究所杰出访问科学家。

沈善炯的一生,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推动中国科学技术进步所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3月26日,沈善炯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

10 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吴孟超是中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

成长于战火纷飞年代的吴孟超,他不远千里从马来西亚回国,参加抗日活动,由于去不成延安,只能留昆明求学,决心以“读书救国”。

从此,他踏上了学医之路,为人民的健康求“福祉”。

他首次提出了中国人肝脏解剖的“五叶四段”新见解;

在国内首次创建了,在常温下的情况下,采用肝门阻断的切肝法;特别是率先突破了人体中肝叶手术的禁区,进行了中肝叶手术。

2019年退休后,97岁高龄的他,依然还在工作。

他曾经对人说:“我是个外科手术医生,如果某一天我要倒下了,就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最大的幸福。”

2021年5月22日,拯救过无数人性命的吴孟超,再也没有醒过来,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

边幅有限,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以上10位院士,没有列举的还有天体物理学家周又元、药物化学家谢毓元、湿地生态学家刘兴土等人。

他们在科学的领域上,各有成就。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专心踏实做学问,呕心沥血、献身科研。

逝者已矣,他们身上的科研精神,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作者:墨墨

编辑:麦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年,共和国已痛失21位院士,年龄最大103岁,最小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