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大人们问孩子长大后想当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回答还记得吗?
我想当一名老师,传播知识教书育人,体会被人尊敬的感觉。
而现在我只是一名普通公司职员。毕业之后做过美容督导专门下店培训美容师以及售卖产品,还做过一份医疗器械销售助理的活,每天搜索资料整理标书,打电话个各大医院邀请院长参加推销产品的峰会。最后是现在的工作外企公司的人事打杂工兼执行副经理的活。
为什么呢?
这么多年碌碌无为,生活安逸收入安稳,在这人民币日益贬值的大环境下我还能“活”着真的很厉害。
因为我跟大家都一样,只是在过日子,追求温饱不饿肚子不睡大马路而已。没有能力给家里优越的物质条件,退而求其次自己不跟家里要求就OK了。
这是我今年以前的真实想法。
而现在才发现自己错的一塌糊涂,梦想早起飘向远方跟着愿意拥有的人走了。
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时候都被琐事缠绕,没有时间思考。
有时间的情况下想的事如何放松自己,刷抖音看微博,追剧逛淘宝。
甘愿被贴上”月光族“的标签。
能为自己打算,实现自己价值的时间被榨干。
脑子里只剩空想”我想当什么什么样的人,而忽略了成为那样的人才更有意义“。
”成为“是动词。意味着你要行动了,对当下的状况采取什么动作能有一点改变呢?
股神巴菲特成为世界巨富之前他在做什么呢?
巴菲特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报童,但他明白储蓄的重要性,所以省下尽可能的每一美元。
他几乎不买任何东西,因为他不认为自己应该支出那些钱,他关心的总是在未来他能拥有的财富。
早在1993年《福布斯》杂志估算他的资产就已达到170亿美元。而他变得富有的秘诀是储蓄,投资,继续储蓄,继续投资。
对于普通人来说提高收入可能比较难,可储蓄只是收入的10%用来养鹅是绰绰有余能做到的呀!
花费90%和100%一般来说毫无差别,那能做到储蓄与否的差别是什么呢?
关键在于你想当什么样的人还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想成为厨师,你需要买资料进培训班,自己在家大量练习切菜炒菜配菜,以及最重要的口味实验。
你想成为面点师,你需要拥有审美,然后进专业机构大量刻意练习制作蛋糕甜点的形状味道,烤箱的温度等。
你想成为领导者,首先学会领导力和情绪管理,接下来才是业务技能。
以上都是思考过后践行的计划,人与人其实都是一样的。
唯一的差别在于大脑,思考的大脑是活着的,生命才有意义,才会有更高的使命需要完成。
今天学《财务自由之路1》第7和第8章,对提高收入的方法和储蓄的意义更加了解了。原来成功并没有深奥复杂的大道理,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上帝一视同仁。
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黄金圈法则是区别普通人和成功人士的一道思维的墙。
成功者准备好了去做大多数失败者拒绝去做的事情,例如储蓄这么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