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开“学习的陷阱”?

最近看到管理学大师詹姆斯·马奇的一个观点,他说,每个企业都会遇到一个根本性的悖论,就是很难把握“利用”与“探索”之间的平衡。所谓“利用”,就是不断去强化已有的旧能力,扩大竞争优势;所谓“探索”,就是投入资源去开拓新的领域,发展出原来没有的新能力。这两件事情对企业的生存都很重要,必须同时推进。

如果只顾探索新能力而没有利用好已有的资源和能力,想着等将来憋一个大招,那你可能当下就输了,都活不到明天,对未来有再好的想法也没用。这是新企业容易犯的错误。反过来,如果只顾利用旧能力而不去探索新能力,那么,可能眼下你很牛,但是牺牲了未来,这是一条通往淘汰的路。这是丰田这样的行业巨头容易犯的错误。

这样的案例商业史上太多了,我们都很熟,比如柯达错过数码相机,索尼错过MP3,微软错过移动互联网,诺基亚错过智能手机。在这些例子当中,企业不是没有看到新技术、新趋势,恰恰相反,它们早就看到了,甚至自己就是新技术的发明者,但没有坚定地All in,投入足够资源去持续开发。

所谓的“学习型组织”,不是说天天组织大家学习理论知识,而是特指一个企业从行动经验中学习:我采取一个行动,如果这个行动获得了正反馈,我就坚持;如果获得了负反馈,我就放弃,所谓“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但是当你在自己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去进行改进,比如丰田去改进自己的燃油车,它大概率会获得正反馈,于是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而当你去尝试一个全新的东西,新东西在早期一定是不成熟的,性能很差、一堆bug,你去尝试时一定会获得很多的负反馈,于是你就放弃了。久而久之,企业就被锁死在原来的能力赛道上,发展不出新能力。

这个选择过程是完全理性的,符合经验学习的路径。最后让企业死亡的,恰恰是那些看上去最合理的决定。这就是经验学习的内在缺陷,它本质上是排斥新事物的。就像诺基亚手机被微软收购时,它的CEO说的:“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那么,我们该怎样对抗经验学习的这个内在缺陷呢?

马奇给我们支了一招。他说,我们要低效学习,不要高效学习。一只高效学习的猫,如果从热炉子上方跳过,被烫了一下,那么,它就再也不会从炉子上方跳过了。但是,如果猫能够学习得慢一点,不那么长记性,甚至有点傻,隔一会儿尝试一次,隔一会儿再尝试一次,那它很可能会发现,当炉子慢慢冷下来,它就可以跳过去了。

所以马奇说:“不要过分理性,而要适度愚蠢。理性不等于智慧,适度的理性加上适度的愚蠢,才是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避开“学习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