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丨自我(下):跳出聚焦偏差的陷阱

课程提要

关键概念:聚焦偏差

核心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在上一讲中,我跟你解释了为什么一个陌生人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这是因为你有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是你自认为能够观察自己的内心状态,而事实上你只是在通过观察自己的表情、生理状态等去推测自己的内心状态。而这个推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偏差。 

在今天这一讲里,我将沿着这个主题,继续解释你在认知自我中,还会出现哪些偏差。我把这种偏差总结为三种聚焦偏差:聚焦行动导致的偏差,聚焦场景导致的偏差,聚焦自我导致的偏差,聚焦行动导致的偏差。

我们常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话说的就是,当你专注于你所做的事情的时候,你通常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看见的是细节而不是宏观的大局。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问你:你现在在干什么?你会说:我在听你的心理学课,我在听你说话。而一个旁观的人则会说,你现在正在学习心理学知识,你正在训练你的思维,你正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你和旁观者都对,但是你们俩看问题的层次水平不一样。从我在听你讲话,到我在学习心理学知识,到我在训练我的思维,再到我正在提升我自己。对你当前的行为,我们会有不同层次的解读,而越宏观、越大局的解读,就会越接近事情的真相。 

但是,当你具体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更多地是关注于你当下的行为。要完成你的行为,你就必然更多地关注事情或者行为的细节,而不是全局。另一方面,当你做的事情越复杂,就越需要耗费你的认知与心理资源,你就会更专注于细节。

而旁观者由于没有做事,所以他的任务是简单的,他所需要做的,只是观察你而已。这个时候,旁观者就能更多地给出一些全面的、更加有高度的想法来解释你现在的状态。 所以,旁观者会说你是在提升自己,而你只是感受到你在听我说话,在听《最强大脑心理学课》而已。

聚焦场景导致的偏差

不仅是因为对细节和全局的关注,会导致你和旁观者对你自己的状态分析出现了差异。你和旁观者因为处于不同的位置和场景,也会导致对你的状态分析出现差异。 

有一句诗可以非常好地来解释你们的这个差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何用心理学来理解这段话?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去调查大学生,分别问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好朋友同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的朋友为什么会选这个专业? 

这时,心理学家发现,当你在描述你自己为什么选这个专业,和描述你朋友为什么选这个专业的时候,答案非常地不一样。 当你在描述你的好朋友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时,你会说他之所以选择经济专业,是因为他想当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想挣很多的钱,他想开一个跨国公司等等。这个时候,你会站在你好朋友的角度去推断他的想法和动机

但是,当心理学家问你,那你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你通常会说:这个专业是我父母帮我选的,因为这个专业能让我更好地找到工作;或者会说,因为这个学校的经济专业非常好,所以我就选了这个专业等等。这个时候,你看见的不是自己的动机,你看见的是你所在的情景和所在的位置——你是你父母的小孩,所以他们对你的期望就成了你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你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所以学校的这个专业的状态就成了你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

你很少真正地去问一句: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在心理学看来,你之所以没有这么问,是因为“我”这个概念已经被你所处的情景和位置所掩盖住了。 在第7讲谈到心理学的第四个公理“社会是心理的最终归属”的时候,我专门讲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带有各种社会群体标签的人,比如:“父亲”,比如“部门领导”,比如“驴友”。这些群体的标签,当我们去对号入座的时候,这些角色就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认知。 

特别是在我们去了解自己行为的内在动机,和状态的时候,这些社会群体的标签就会成为解释我们行为的主要来源。而当我们去分析别人行为的内在动机和状态时,我们通常能够把他身上的这些社会标签给去掉,而更多地关注他个人的原因。 

小结一下什么是场景导致的偏差: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当我们用不同的标签,就会有不同的结论,这也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而另一方面,在旁观者眼中,就没有这些社会群体标签的影响。

聚焦自我导致的偏差

好,刚才说了聚焦行动和聚焦场景都会带来偏差。但是,我现在要给你介绍的第三种偏差,聚焦自我所带来的偏差会更大。 

在第2讲谈到摆脱幼稚的自我中心的时候,我提到,虽然我们没有自闭症,但是我们总是或多或少有点自我中心,也就是“聚光灯效应”:我所看到的,我所听见的,我所想的,也应该是别人所看到的、听见的和所想的。我的世界,就是别人的世界。 

这里,我又要告诉你一个经典的心理学研究案例。 

心理学家在进行婚姻家庭咨询和干预的时候,通常会让来访的夫妻做这么一件事情。你也可以试着和你的同事或者朋友做一下。 首先,心理学家请夫妻俩把所有的家务事、家庭活动全部列出来,比如说做早餐、洗盘子、买菜、拖地、出去旅游等等。其次,心理学家会再请夫妻俩估计一下各自承担了多少。比如说,做早餐,你承担了多少,他承担了多少? 显然,夫妻俩肯定有个人在某一件事情上多干一点,而另一个人在其他的事情上会多干一些。这没有关系,这也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重点是,当这对夫妻把各自估算的比例加起来,你会发现,这个数字一定会超过百分之百,可能是120%,甚至更多。 也就是说,一定有人高估了自己的贡献。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两个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贡献。 

为什么会这样?

道理非常简单。当心理学家问你是否做过早餐的时候,即使你很少做早餐,但是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你原来做过一两次早餐的场景。而这个场景是如此地深刻,所以你会觉得你当时花了不少时间,做了不少努力来做早餐,对吗?而你的爱人做了多少,你看不见,你很少能去体会到他(她)的付出。这个时候,你就自然会低估你爱人的贡献,而高估自己的贡献。所以当你们俩把对某件事情的贡献比例合起来,就会一定高过而永远不会低于100%。

所以,这个研究就得出一个结论:对自我的聚焦,会使得我们不仅夸大我们的贡献,也会夸大我们的感受。

所以当你抱怨的时候——为什么恋爱又失败了?为什么领导不喜欢我的报告?为什么我的考试又考砸了?这些失败和挫折,对你而言,都有特别的原因。但是在旁观者眼里,他们更多地是看见你的各种原因背后的共同因素,他们更多地是看清了你的行为模式。所以说,此时旁人通常能够给出更好的建议,而不是你自己。 

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里有一句箴言,也就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常说的,“认识你自己”。这是我在学校教学的时候,希望每一个学心理学的学生必须要做到的。它还是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需要完成的终极任务。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没有任何一个物体,比你自己更重要。但是,我们有一种错觉,我们错误地认为我们更了解自己,这是因为“我”能看到“我自己”内心的想法,“我”知道“我自己”过去的历史。 

但是,难以捉摸的潜意识与意识,使得我们并不能清晰、准确无误地洞悉我们的内心,我们只能依靠观察我们此时的情绪与行为,此时的生理状况等,来了解自己的内心状况。更不幸的是,我们因为聚焦行动、聚焦场景和聚焦自我,还在认识自我上有很大的偏差。 所以这正好应了尼采的一句话:“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

今日得到

我们用两讲的时间解析了可以说是心理学最重要的概念——“自我”。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认识自己?我想,首先是要知道可能的陷阱,从而避免具身认知产生的盲区,和今天说的三种偏差。然后,就是继续用科学的心理学,让你越来越了解自己。 

 划重点

自我认知的三种聚焦偏差 

1、聚焦行动导致的偏差:当专注于自己做的事情的时候,通常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多地看到细节,而缺少宏观的视角。

 2、聚焦场景导致的偏差:当我们去了解自己的内在动机和状态的时候,会喜欢用自己身上的群体标签去解释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自己的想法和动机。

 3、聚焦自我导致的偏差:因为人天然地更关注自己,所以总会高估自己的贡献,夸大自己的感受。

课后思考题

学习完“自我”的概念,你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有没有别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情况,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我们下一讲再见。

回忆一下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确实有别人比我更了解我自己的情况——比如老公、姐姐和厂长,他们有些事情就更了解我自己。分析其中的原因:(1)当全神贯住做某件事情时,自己陷在细节里,更多的是停留在战术上,想的是怎么做,而不是整体和大的局面上。(2)认为自己更了解自己,认为自己花了很多心理且用了很多方法,理所当然自己别人看到是只是片面情况。(3)在工作中,会提醒自己是老板,说话做事思考问题,都要有符合这个角色,忽略了自己的真识想法。(4)在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中,最明显的是聚集自我导致的偏差,总是高估自己的贡献和份量,容易夸大自己的感受,殊不知亲人可能会觉得小题大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11丨自我(下):跳出聚焦偏差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