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一支队伍的奇异刀法杀敌无数,令鬼子闻风丧胆

在影视作品里,常常会看到我方士兵与日军拼刺刀的情景。拼刺刀俗称“东洋刺”,刺之为名,源于士兵在拼杀中将全身力气集中到一点刺出去,行不行就看这一刺,刺中了对方,你就活了,刺不中,就只有被刺。拼刺刀是双方交战人员的一次近距离接触,场面惨烈不言而喻。

在战争中,拼刺刀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我方士兵往往是子弹、炮弹都打光了,不得不上阵进行拼杀,而弹药乏尽对鬼子往往是不存在的。那么,日本士兵为何放弃自己的优势要和我们拼刺刀呢?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

但仔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拼刺刀主要是防止误伤自己人。抗战期间,日军装备的的三八式步枪,也就是俗称的三八大盖。这种武器制造简单,射程远,精度高,容易训练新兵,善于白刃战。在白刃战中,双方人员重叠交错,使用三八式步枪往往会贯通人体,而后子弹依然可以保持较快速度,进而伤及自己人。同时,贯通后弹丸会形成翻滚、变形,造成的创伤更为严重,而仅受贯通伤的对手未必当场失去战斗力,仍然能够反击。

2、拼刺刀有其深刻历史原因。早在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就树立了刺刀作战的思想。在黑沟台战役中,日本曾利用刺刀实施白刃突击大获全胜。自此以后,日军对万岁冲锋+白刃战这个战术达到了迷信的地步,并总结出了先步枪分队冲锋,后白刃战解决战斗的经验。甚至在1909年,日本修改《步兵操典》时,明确提出“决定战斗最终胜负的方式是刺刀突击”。此后,直到“二战”结束日本宣布投降的这段时间内,“利用刺刀进行短兵夜袭攻击”一直成为日军的基本作战信念。

3、拼刺刀时鬼子有一个固定动作,那就是退子弹,这是一种怪异而引人注目的战术。日军配备的三八式步枪设计于昭和38年,也就是1905年。当时的枪械制造技术还不太过关,如果枪里有子弹的话,在拼刺刀时容易子弹爆炸而产生炸膛事故伤害自己。所以在进行白刃战之前都必须把枪里的子弹取出来。

于我方士兵而言,拼刺刀尽管是一种无奈之举,但有时候也是一种不错的战术选择。当敌我双方正在接近,准备肉搏之时,我军会突然来一次齐射,然后再投入肉搏战。由于这次齐射距离较近,目标较为密集,且鬼子毫无防备,杀伤效果也非常明显。这在关键时刻能起到震慑敌军,扰乱敌人队型的作用。

不仅如此,为了对付鬼子的刺刀,西北军还专门成立了一支大刀队,并研究了一套对付日军的刀法,即士兵双手握刀,刀身面向自己腹部,然后猛地上扬,刀背磕开日军刺刀,随即刀锋划弧,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将日军的头部或胸部劈开。此招在白刃战中屡试不爽,令日军防不胜防、闻风丧胆。

不得不提的是,由于身体素质差异,在真正进行白刃战、拼刺刀时,往往3—5个中国士兵才能对付一个日本兵,这一点也有异于影视剧中鬼子不堪一击的形象。因此,在白刃中中国士兵有时候也是开枪的,此时的武器劣势则会变成拼杀中的优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抗日战争中,一支队伍的奇异刀法杀敌无数,令鬼子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