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野山里的皇宫

大家好,我姓杜,专看大户

人们都叫我杜大户!


民间有言:站在柳府向外看,之间山水美如画,站在山外向内看,不见深山有人家。大家知道这深山里的柳府,是谁的府邸吗?内有堂构攸昭院,内设天罗地陷网,这藏匿于山野之中的“皇宫”便是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西文兴村,被太行、王屋、中条三山环抱着,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后人柳遇春修建的故居。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少年才子,满腹文章。唐贞元九年,柳宗元中进士,由于才华横溢、为官清廉,因而青云直上。贞元二十一年时,顺宗皇帝即位,升任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柳宗元与王叔文等人力主革新政治,主张罢免贪官,因此就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权贵们勾结起来,迫使身患重病的顺宗皇帝传位给太子,宪宗皇帝即位后,贬了推崇政治改革的柳宗元、王叔文等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清贫为官的柳宗元被贬谪之后,表面上看起来是寄情于山水,实际上依然心里放不下国家政事,但是仕途不顺,最终还是抑郁而终。柳宗元病逝后,孩子们还小,家里又没多少积蓄,柳氏家人无法在长安立足,只好变卖家产,隐居到了离祖籍河东不远的历山深处。

柳氏家族东迁以来,先是居住在翼城县南关,那里至今有柳家园,保存着“河东世家”的门匾,后来又定居在沁水县西文兴村。


“西文兴”意为:柳氏从西而来,子孙以文兴为业。根据柳氏后裔柳春芳墓志铭记载:“始祖琛,是由翼城县迁沁历之西文兴村”。明永乐四年,柳氏后人柳琛殿试三甲,为了光宗耀祖,他大兴土木,将宅子建在了西文兴村,刚开始是只修建了修祠堂,后来又修建了文庙、关帝庙等。


第六代族人柳遇春中进士,担任山东宁海知州后,柳家再兴土木,建造了规模宏大、门庭森严的一进十三院府邸。这次修建历经二十多年,直到明隆庆四年才基本完成。吏部尚书王国光亲笔为柳府提写了“屏障插文峰百世书香飞骥足,楼台围带水九天水暖出龙头”楹联,到今天仍然保存完好。

柳氏民居从大局观看是依托北山起势呈“凤凰单展翅”象,坐落后湾为“二龙戏珠”之象,左靠东山名为“三台左抱”,右倚西岭为“九岗右环”,面壁历山近帝家,近傍洞水绕府行。从建筑风格来看是典型的明清城堡式建筑群,内部结构有点像古时的瓮城,村外还环绕着城墙,是研究三晋名门望族的“活化石”。


柳氏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84米,东西宽48米,占地面积4032平方米,总计房屋114间。院落分为两组,以东西走向的村中街道为中线,南北两侧并列两院。柳氏民居为一进十三院文人府邸,原建筑有13座院落,现仅存4座,民居平面布局分单进、两进,建筑形制多为悬山和硬山式,各院门额以楷书题院名,四院均为封闭型四合院。

我们现在就柳氏民居的建筑规模、建造技术来看,建造工艺水平极高,布局结构精巧,砖木结构十分坚固。从门、窗、过亭、檐头、勾檐、浮雕等方面来看,其观赏、研究的价值大于乔家大院。



柳氏民居这个景点虽然不太出名,但是建筑风格和建造工艺很有讲头,有极大的研究价值,这也是我们这一季选择柳氏民居来讲的原因,为什么说柳氏民居是藏在山野里的“皇宫”呢?下一期我们就来揭晓。

关注老杜,看宅不迷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藏在野山里的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