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7

说起阿尔巴尼亚这个欧洲小国,大概只有上年纪的人是比较熟悉的。

这是一个位于欧洲尔干半岛西南部,人口不足300万的国家。阿尔巴尼亚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马其顿,东北是塞尔维亚,北接黑山共和国。

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3/4,西部沿海为平原。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阿尔巴尼亚国旗上绘有一只黑色的双头鹰,沿自15世纪抵抗奥斯曼帝国入侵的领袖斯坎德培的印章,所以雄鹰是民族英雄斯坎德的象征,故此阿尔巴尼亚也有“山鹰之国”之称。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阿尔巴尼亚与我国关系的黄金时期,两国的关系好到能穿一条裤子。在自己不富裕,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国人节衣缩食,把大批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阿尔巴尼亚。

概括起来,自1954年至1978年,中国向阿共提供援款75笔,协议金额为100多亿人民币的经济与军事援助,而那时尔巴尼亚人口不过200万,相当于人均受惠4000元,在当时的欧洲,已属于中等水平国家的收入。需知同一时期,中国农民全家一年的收入还没有100元。

俗语云: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句老话用在阿尔巴尼亚身上再合适不过,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两国关系急转直下,直至破裂,仅保留大使级外交关系。

四十年斗转星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世界已不再是昨日的那个世界,阿尔巴尼亚也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为议会共和制国家。这个曾被中国称为“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的明灯”的国家又是一副什么样的现状呢?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东欧剧变以后,阿尔巴尼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家经济一度出现短暂的繁荣。由于国内经济政策的失误,国有银行的呆坏账占到总贷款的50%以上。

百姓贪图高昂利息存在银行里的钱取不出来,矛盾迅速激发。阿尔巴尼亚百姓走向街头高呼“我们要自己的钱”“打倒强盗政府”等口号,并开始打、砸、烧、抢,整个国家陷入了动荡之中。

暴动持续半月之久,直到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干预,暴乱才得以平息。在这场动乱中,3000人死于非命,2万人受伤。对于一个只有200多万人口的小国来说,足以使其伤筋动骨了。

尽管当年的动乱已过去20多年,今天的阿尔巴尼亚依然是欧洲地区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直到2017年阿尔巴尼亚的国民生产总值才突破130亿美元,尚不如我国一个中等城市。由于经济水平一般,出口商品主要为纺织、制鞋等来料加工产品及农副产品,进口商品主要为机械设备、矿产品和纺织品等。

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随处可见30年前所建造的那些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居民楼。当地百姓收入也不算太高,餐厅打工的服务员,月薪只有300欧元,还不到3000元人民币。

近些年来,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关系回暖,两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中国是其对外五大贸易国之一。

上世纪60年代中国援建的阿尔巴尼亚首都机场从2015年开始,已由中国光大控股公司接管经营。所以,国人来到这里,一眼就能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作者:孙鹤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