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宠爱、被照顾”的感觉

小的时候,每当生病发烧感冒什么的,我都会受到特别的照顾。

母亲平日的严肃全不见了,换上一副疼爱的模样,爸爸奶奶爷爷也都变得慈爱起来。当然,还有妈妈煮的青菜瘦肉粥,这是我生病时特别的礼遇。同时,学也不用上了,请个假,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家玩。

因为这种种好处,小的时候,我就比较喜欢“生病”。

有的时候,仅仅因为不想上学,也会没病装病。当然这个风险比较大,因为有温度计,容易被大人识破。有时是真生病,第二天已经差不多好了,还会继续假装一会。

现在想想,那时生病时的待遇,大概就是“被宠爱、被照顾”的感觉吧。

长大以后,上学离家,出外工作,背井离乡,有什么问题都需要自己扛,变得自立,这种感觉就变得陌生。再者,作为男人,也很少会有这种心理需求。

最近陪妻子回家,媳妇过程中也会因为有些琐碎的事情绪不太稳定,时而高兴时而有些小难过。

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一部分也和媳妇的生理周期和生病有关,感冒又适逢生理周期,身体难受,遇上一些不如意的小事难免就容易有些不高兴。

另一部分和我的表现有关,并不是说陪她回家表现出了多大的问题,或者是我平时表现有多不好,而是不够好,当达不到预期标准时,难免会有些失落,这也是正常的。

媳妇从老家回来以后,回来写了篇文章,当中提及“被照顾、被宠爱的”的感受。起初,我并不是太能感同身受,后来回忆了一下,也便慢慢理解了。

我和妻子的沟通交流中,经常提及的是平等、独立等。

在我受的教育里,我认为“平等、独立等”是爱情和婚姻生活很重要的一个基石,我们很多人的长期感情生活发展不太健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彼此不够平等,缺乏自己的生活。

而这恰好是在我们受国内传统教育长大的这一拨人里比较欠缺的。

因此,在我和妻子的沟通交流中,我会有意无意的强调这一原则。这所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妻子有时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可能道理上是正确的东西,但感情上不容易接受。

两个人一起长期生活,客观事实很重要的,但同时,“感受”也不可忽略。

在“非暴力沟通”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关注对方的需求。

在两人的相处过程中,要想长期相处得越来越好,多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这也许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宠爱、被照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