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自觉与圣人人格(兴趣与责任、原则与世故的平衡)


有极其少数的人,不仅活着,不仅做事,还要做人。也就是说,活着,不只是延续生命,而是成就一番事业;成就一番事业,不只是获得社会的认可,而且要在做事的过程中,成就一种人格。王阳明就是这样极其少数的人。

王阳明十岁左右,进私塾,问老师:“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回答:“读书,中进士。”老师说的,其实就是一般人的人生套路。十岁左右的王阳明显然不愿意钻进这个套路,所以,他质疑了老师:“中进士应该不是人生第一等事吧。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做圣贤。”


王阳明一生,不只是非凡,更有着强烈的生命自觉。我们一般人,生下来活在世界上,往往按部就班,比如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基本上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读书,考试,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中状元,然后一路做官,到告老还乡。今天的情形,其实也差不多,一般人读完中学,上大学,然后找一份工作,一路做到退休。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少数人不愿意随波逐流,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像王阳明那样,中了进士,后来三次平定叛乱,在古代已经算是做出了一番事业。今天一些人创业成功,或者在某个领域取得卓越成绩,也算是做出了一番事业。禅宗也罢,道家也罢,他们不喜欢这个尘世,就远离这个尘世;儒家其实也不喜欢这个尘世,从孔子到王阳明,中国的儒家都是现实批判者,都认为现实是“礼坏乐崩”,只有从前尧、舜、禹的时代,是唯一的美好时代;但儒家不避世,正因为这个世界不美好,所以更要深入其中,让它变得美好。

所以,王阳明一生最大的特点,是担当。可以说,他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把儒家的自我担当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心学,就是在生活中不断自我担当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在个人兴趣和社会责任之间,王阳明更重社会责任,并通过修行把自己的兴趣融入社会责任之中。王阳明人生遇到的第一个矛盾,应该是科举考试与成圣之间的矛盾。宋代程颢遇到周敦颐之后,觉得圣人之学才是人生真正应该追求的,就放弃了科举考试,一心做学问,探寻人生的真谛。宋代以后到明代,知识分子在要不要参加科举考试上,一直有分歧。王阳明最初对科举并不以为然,但后来慢慢认识到,圣人之学和科举考试,以及科举之后的做官,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必须带着圣人之学去考试,去做官,而不是为了做官去考试,为了功利去做官。因为把科举考试看作是圣人之学的一个手段,所以,王阳明对于考试的心态就很放松,他两次考试都没有考中,尤其是第二次落第的时候,按常理应该受到很大的打击,但王阳明安慰其他落第的考生:“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王阳明的态度,其实是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的继承。现实确实不尽如人意,社会确实有种种弊端,但作为知识分子,总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但是,中国古代从秦朝到清朝,在以皇权为核心的人治制度下,总会有小人当道,官场也经常腐败,怎么办呢?

东晋时的陶渊明犹豫再三,最后拂袖而去,归隐田园。在陶渊明看来,为了尊严和自由,也为了安全稳定,实在没有必要在官场这样一个处处是陷阱、时时有危险的地方做无谓的努力,不如做一个农民逍遥自在。陶渊明的活法,打动了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之乱后,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他没有得到皇帝的嘉奖,反而被皇帝身边的人诬陷,几乎面临生命危险,王阳明写过一首诗,最后一句是:“若待完名始归隐,桃花笑杀武陵人。”大意是等到功成名就之后再像陶渊明那样归隐,就已经晚了;说明那时他已内心隐隐有归隐的萌动。王阳明最终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而是坚持在官场中活出了自己。如果说陶渊明成就了一种自由而尊严的诗意人格,那么,王阳明成就的圣人人格,其实是自律而尊严的现实人格。王阳明在《传习录》里有一次和学生感叹,退隐是容易的,但当官太难了。当官,要遵守很多潜规则,要卷入各种你死我活的权斗,如何保持自己的尊严?如何恪守自己的良知?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非常不容易。

王阳明是怎么做到的呢?

第一,坚守大的原则。这个大原则,后来王阳明把它叫作良知,不论多么艰难,一定坚持这个大的原则,顺从自己的良知,哪怕有生命危险。王阳明对于生死,基本上秉承的是儒家杀生成仁的信念,所以并不畏惧死亡,如果是为了仁义,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当他还是一个小官的时候,就因上书皇帝抨击太监干政而入狱,入狱之后就做好了死的准备。后来的宁王谋反,形势非常复杂,也很危险;即使到宁王已经造反了,各级地方官员还是不敢报告皇帝实情,只说地方动乱,因为不清楚最后鹿死谁手。宁王也笼络过王阳明,但王阳明拒绝了;最后是王阳明平定了叛乱。

第二,在小节上适当妥协和退让。这一点,在平定宁王叛乱之后,能明显看出来。从少年时代对父亲的叛逆,到渐渐学会和父亲妥协,再到官场上各种周旋,王阳明展示了他极高的情商。王阳明不屑权斗,光明磊落,但也不会坐以待毙,也懂得谋划和经营,也懂得适当的妥协和退让。

第三,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王阳明一生最喜欢的事,其实是讲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当老师。一般人年轻的时候也有爱好,有自己最喜欢做的事,但一旦工作之后,就渐渐地陷入工作之中,把喜欢的事完全丢掉了。王阳明在自己家乡开始讲学生涯,后来到贵州,到江西,不论多么忙,哪怕是在战场上,都带着学生,一边打仗,一边上课。由讲学,延伸到对教育的重视,这在《传习录》中《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里可以看出来。

如果一味坚持大的原则,不懂得平衡协调,那么,在官场就寸步难行;如果一味平衡协调,那么,在官场就会沦为苟且油滑的官僚;如果为了承担社会责任,总是在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枯竭,生命力就会萎缩;如果一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么,可能会面对维持生计等问题,比如陶渊明,他的代价是妻子、儿子跟着他挨饿。

王阳明在兴趣和责任、在原则和世故之间,找到了平衡。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自觉与圣人人格(兴趣与责任、原则与世故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