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在广州搞笑一整天,你们不明白我说的搞笑是什么,话说也真不需要明白,也没有想要跟你们诉说。
很多时候,在工作这件事上,你我本来就是干着养家糊口的活,当你对待工作这件事不在过于激愤的时候,是可以原谅别人一开始不专业的,但你就无法原谅别人消磨你的时间。
刚走出广州软件园,我深深做了这样的感叹,下一秒,我就不知道去哪了,也不着急回深圳。
幸好,在广州还有一个记忆中可以再次前往的地方,就是体育西路的1200bookshop。
为什么叫1200bookshop?
1200bookshop是广州本土首家不打烊的24小时书店,其宗旨是为一座城市点燃一盏深夜的灯,听着就觉得很美好。
关于1200的起源,源自于书店掌柜刘二囍在台湾花51天时间徒步环岛1200公里,体验了台湾的人情风味,寺庙的奉茶,他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因此才有1200bookshop,为广州这座城市不愿睡去的人提供一个有温度的据点,1200bookshop已经在广州本土开设6家分店,成为广州的城市名片。
深夜的1200bookshop是什么样子?
说到城市的深夜,那些睡不着的人总是带一股莫名的心酸与无奈,那时情绪非常脆弱,精神孤独的人都选择独自面对这些难熬的时刻,有些人在那样的状态下非得选择做一些事,才能安全度过漫长的黑夜,因此那些不打烊的场合总是容易带走别人的思绪和好奇。
在书店过夜的人样子有千万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故事。
日本NHK纪录片曾做一期关于1200bookshop的纪录片,浓缩人生百态,每个人的际遇喜忧参半。
比如这位跋涉数里的女孩:
『我从家开车40公里专程来到书店,昨天是我第一次来,今天我又来了。』
比如这位『失意』的年轻人:
『我叫陈舒,23岁。11月离开家乡,一路流浪来到广州,一直在书店里过夜。我很信任这里,睡在快餐店,我会担心被偷。但这里,东西我可以随便放。我相信,读书的人不会太坏。』
比如丢掉恋情的年轻女孩:
『我在广州生活了五年,最近不太顺利。丢了工作,和男友分手,甚至没了住的地方。人生中最糟糕的那天夜里,没地方去的我看到了这家书店。』
比如梦想在家乡开书店的女孩:
『我去年毕业,在广州工作一年,在书店度过了生日、无数个开心和难过的夜晚。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还是有点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在我的故乡也开一家书店。』
这只是纪录片故事的中一小部分,广州这座两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各种人生百态每天都在上演,有些人拍精美的自拍发到ins,有些人拿着一本书安静的度过一夜。
两年多年前的某个晚上,我曾在1200bookshop度过一夜,至今那种感觉还是十分深刻,于另一层面的来说,是在逃避一种难以接受的结果,那时我是慌乱的,无法面对那种至亲的人进入一种生命倒计时的状态。
如果放到纪录片里,我可能觉得那是最惨的那一个。
『重返1200bookshop』,想起自我救赎的节点
其实没必要说得这么深刻,今天的标题用『重返』这个字眼,源自于碰巧接受了书店活动编辑姑娘的一段小采访,她在策划书店的一个活动专题,当我被问到是否第一次来这家书店时,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坦白,说是『重返』这家书店。我不在广州长时间生活过,因为刚刚那一刻我还不知道在广州我还能去哪里,我只能想到1200bookshop,还有不敢想不敢前去的医院。
广州这座城市总是带给我恐慌的心情,每次特别害怕听到家乡的亲人或是朋友前来广州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总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哪怕只是前往旅游,我总是带着悲观的心态反复确认,但还是避免不了那些我心中惧怕的事情发生,陆续有亲人朋友的家属带着病痛前来广州。
这座城先进医疗条件是他们抓住生命的稻草,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么幸运就抓住了,久而久之,这样事情知道太多了,造成广州给我一种总是要有不美好的事情发生的印象。
而我如何面对一座城市带给我的恐惧,我想过寻找一个在这里生活的机会,倾注我所有的热情在这里生活,但同时又害怕陷入那种刚爬出这个泥潭有掉进另一个泥潭的状态中,那种生活缓慢的变化最后演变成为无事可做。
这样的状态该如何习以为常,是每个异乡人都要面对的。
就像刚刚再次购买加缪的《异乡人》里读到:我常想若是有人让我住在一根枯树干里,天天无事可做,只能仰望那一小块天空的变化,最后我也会慢慢习惯。人到最后什么事都会习以为常。
那这种习以为常是否会带到生命的最后,我们似乎很难知道,世间大部分的人生不是不打烊,是在打酱油。
聊点别的,说说阅读与独立书店。
这也是延伸出刚才那个姑娘采访的话题,我也在认真说这件事,这个时代很多人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读书的方式也在改变,我一直秉持这样的观点,不管你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知识,都是可行的。
现在大部分人都是选择电子读物,纸质书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载体占比越来越小,但是我也遇到很多抱着认为自己阅读纸质书就高人一等心态的人,其实没要必要,任何时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变革,有些技术必然淡出人们的生活,这是不可逆的。
何必执于纸质书,怎样读才是重要的形式。
于独立书店而言,对我来说它是有深刻的个人色彩的,它包含了创办人的知识涵养和特色趣味。
但这对于每个人的定义都是不一样的,就像刚刚那位姑娘问我有没有去过方所,然而我想到,有人跟我我聊到过,就像方所,先锋,单项空间,诚品,钟书阁等等都是独立书书店,原因是因为在他所在的城市有这样的书店是城市的特色,应该存在,不像新华书店,这也就确定了一些人对于独立书店的定义,新华书店和城市各种中心书城都不是独立书店。
其实是独特书店而已,区别于以往的传统书店形式,以一种新的形态存在。
那如何定义独立书店呢?
像我之前所说的,独立书店是具有个人色彩,这样描述不够完整,碰巧我看到1200bookshop掌柜刘二囍引用《独立书店,你好》的作者薛原,对独立书店定义:
首先在于它的独立性,不依附于某个组织或某个机构或某个部门而存在,绝非国有资产,也非那些大集团公司控股的部门。其次,独立书店的人文品性很重要,不是一个简单的小书店。书店的经营体现了书店经营者的精神理念和人文素养,这样的书店,规模可能不大,但是其存在的意义是有明确的读者群,其精神指向性非常明显。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这样的独立书店的存在,体现了城市的读书人口的存在状态,也体现了城市人文素养的一个侧面,如同一扇窗口,呈现了一个城市人文精神的园地。
但是,现在看到很多书店形态,更像是买着咖啡的文创店,书籍只是里面的装饰品而已。
与你而言,如何定义,认可哪种定义,那是你的事,不要被媒体的定义框住你的认同的就行。
最后,给你们送点福利。
《写给广州的情书》是1200bookshop出品的明信片,我买了一盒,如果你想要,在文章下方留言,写下你对广州的印象或是向往+寄送地址。
我送给你,先到先得。
封面,题图,截图来自1200bookshop公众号,其余阿礼尔拍摄
到你来说
快到留言区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