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羊士谔曾有诗云:“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在东晋的朝堂上,“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两个世家大族长期占据着显赫位置。
他们往往又通过联姻的手段,巩固其政治地位。当然了,即便不是出于政治目的,在那个极为重视门第的时代,门当户对也是非常重要的。
生长在这种钟鸣鼎食之家的孩子,择偶标准首先就必须是门当户对。尽管这样的家族优秀人才很多,可小圈子里毕竟人数有限,选择范围就没那么大了。
“琅琊王氏”中,书圣王羲之无疑是杰出代表,他有七个儿子,但却并不都是如他这般优秀。而他的好友,出身于“陈郡谢氏”的宰相谢安,偏偏想跟他做亲家。于是就打算在王羲之的儿子们中选一个做侄女婿,把他的侄女谢道韫嫁过去。
侄女谢道韫不但出身高贵,而且思维敏捷、能诗善文,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才女之一,当然也想找个才华横溢的如意郎君作伴。
本来看上了仪表堂堂、才华横溢的王献之,可岁数有点小。又看上了同样有才华的王徽之,谢安却觉得王徽之随性不太可靠,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
但婚后没多久,谢道韫就发现这个老公除了书法不错以外,论其他才具,却是平庸至极,而且为人有些木讷,完全不是想象的那种可以琴瑟和鸣的伴侣。
少女时代的谢道韫,曾经对无限美好婚姻的憧憬,却被一下子打碎,生活成了一地鸡毛,令谢道韫倍感生活无趣。
满肚子的才气化作了怨气。
一次回到娘家,谢道韫见到叔父谢安就抱怨:“咱们谢家有叔父您这样出色的人物,还有我这么多优秀的兄弟,没想到天地间怎么会遇上王凝之这样的人!”
言外之意,对王凝之这个老公十分失望,比起她本家这么多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男子们,差的太远了。
一个人成长的环境,直接会影响到眼光的高低。尤其是精神境界的落差,是多少物质财富都消弭不掉的。
可以想象的到,面对一个终日只会低头练书法,还迷信五斗米道的老公,生活该有多么无趣。
当她触景生情吟诗作词的时候,丈夫王凝之没有应和、没有赞美,只有面无表情、无动于衷的样子,该有多么的失落。
抱怨归抱怨,生活还要继续,毕竟王凝之虽然木讷,终归还是踏实可靠。如果不出现意外,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是有的,但一代才女谢道韫也许就这样平平淡淡度过一生了。
可是,命运往往捉弄人,丈夫王凝之的迂腐和庸碌无为,不但害死了他自己和他们的子女,差点也害死了谢道韫。危难关头是谢道韫的大义凛然和一身正气救了她自己。
事情是这样的,孙恩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即将攻入王凝之所担任内史的会稽时,王凝之不但不积极召集军民抵抗,反而闭门祈祷道祖保佑,派天兵天将前来助战,昏聩程度可见一斑,谢道韫屡次劝说积极备战,但王凝之仍然无动于衷。
无奈之下,谢道韫自己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但这如何抵挡得了城外漫山遍野的起义军。很快会稽城被攻破,王凝之所祈祷的天兵天将没到,自己却死于战乱,同时被杀害的还有他所有的子女。
谢道韫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最后寡不敌众被俘,我在想他们的四个儿子当时都在干嘛!不陪着母亲抗敌,莫非都在跟着老爹祈祷老天保佑?
当谢道韫被押到起义军首领孙恩面前时,她毫不畏惧,抱着外孙刘涛对孙恩说到:“这是王家的事情,与外人无关。要杀先杀我吧!”
她想凭借这个理由,来划清与外孙的界限,从而使外孙免遭杀身之祸。也许,这是她自己心里都没有底的最后一次抗争,尽管希望也是那么渺茫。
但是,她的正气凛然感动了孙恩,而且孙恩此前也听说过谢道韫才华横溢,所以不但没有杀他们,反而派人将他们送回了家。
谢道韫在危难之际,没有害怕、没有退缩。即便她知道自己是螳臂挡车也义无反顾,用自己柔弱的身躯反抗外敌。
那个曾经吟诵“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豪门大小姐,转身便成为了巾帼英雄。也正是因为她的这种气概,拯救了自己,让人肃然起敬。
战乱后的谢道韫,想起死去的丈夫,真不知该是痛,还是恨?一代才女,少女时憧憬的美好生活,竟因庸碌无为的丈夫,害的家破人亡,凄楚之情非一般人所能体会。
晚年的谢道韫,孤身一人终日与诗文为伴,仿佛又回到了她少女时代。但此时生活却缺少了少女时美好的憧憬,留下的除了满屋的诗文著作,也许只有痛苦的回忆吧。
谢道韫曾留下诗作《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诗中前半部分描写泰山,充满阳刚之气,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生活中的谢道韫,遇刚则刚,也正是她临危处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颠沛流离生活的厌倦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这也正是谢道韫历经坎坷后所渴望的晚年生活。将自己融入于山川天宇之中,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在大自然中得到最后宁静的归宿。
这就是谢道韫的一生,生于繁花似锦之时,却终老于孤寂落寞之境。从多才多情的少女,变成了饱经沧桑的老妇。这一切,也许从她嫁给王凝之的时候就注定了。
(关注我,更多有趣有料的历史故事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