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界的互相寻找

        《西夏的苍狼》中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里面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中的凉州,一个是传说中的净土娑萨朗,两个世界的人总是在互相寻找。


        整个人类文明中,从人类诞生开始,就存在着两个世界:第一是人的现实世界,第二是人类向往并且追求的世界,比如孔子的大同世界,柏拉图的理想国,延续到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一直到今天的共产主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都向往着现实生活之外的一种东西,甚至想创造出这样的一种东西。在我的作品中,我用“娑萨朗”来代表这种东西。无论什么样的人,心里都有一个娑萨朗,都有一个超越现实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的存在让人变成了真正的人。

        书中的“白轻衣”也是一种象征。它类似于老祖宗所说的“老天爷”,就是一种比人类更伟大的存在。不同的群体,对这种存在有不同的表述,基督教称它为“上帝”,佛教称之为“佛”、“菩萨”,等等。它存不存在并不重要,但是心中有没有这个东西,对人类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人类是否向往一种比自己更高尚的存在,这种向往的存在与否,决定了人类是向上,还是堕落。

        它甚至不仅仅局限于宗教,很多非宗教人士的心中也有这种东西,他们称之为良知、良心等,例如科学家的良心、人类的良心等。不过,一个人心中的“娑萨朗”,以及他追求的所有东西,永远高不过他的心。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对伟大精神的向往和追求,能给他带来比满足欲望更大的快乐时,他就会觉得满足欲望是世界上最快乐、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就会用所有的心念与行为去追求金钱、名利、物质等等虚幻无常的东西。就像人类历史上,无论什么朝代,某种力量在推翻一个暴力王朝之后,最终还是会变得跟自己所推翻的暴力政权一模一样,然后再被饱受欺压、忍无可忍的老百姓推翻。因为,在人的心灵没有改变,仍然被欲望填满、仍然不惜用暴力手段来守住既得利益的时候,他们建立并向往的“娑萨朗”就仍然逃脱不了欲望和暴力的魔咒。世界就是这样。所有想用暴力推翻暴力的人,都会被暴力灭亡。

        人类需要的,不是用一个有力的拳头去打一个不如他的拳头,不是以暴力对抗暴力,而是孔子的“仁”、老子的“道”、康德的“道德律令”,以及基督教文化中的“博爱”,佛教文化中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等大善文化。


        在《西夏的苍狼》的标志性人物不是将军,而是歌手,这才符合人类文明中的“铸剑为犁”——把杀人之剑变成耕耘的犁。不再用强权和暴力来推广自己的理念,而把爱植入人们的心田,营造善美的净土娑萨朗,这才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追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个世界的互相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