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朋友请客,不为吃,主要是聊。
聊到了新生事物不断被模仿的事情,朋友讲了一个段子。
在某个地方,一个老板开了个加油站,生意非常好,另外一个老板看了眼红,就在加油站旁边开了一家餐馆,生意也非常好。
另外一个老板看了也觉得不错,就在旁边开了一家超市。
接二连三,各种门店集中在一起,这片区域很快成了繁华场所。
所有老板都赚钱。
在我们这里呢,一个老板开了个加油站,另外一个老板看了眼红,也开了一家加油站。
接二连三的加油站开了一片,每家生意都不好,咋办?
打价格战,你便宜一毛,我便宜2毛,他便宜3毛,最终谁也无法支撑,只能接连倒闭。
前两年,以物易物的平台特别火爆,很多商家都加入了。
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加入了,我当时只有默默看着的资格。
没有资源可以入局,也没有人愿意带我玩。
孙姐,当年我们身边的大姐大,最开始做农资销售,后来开始涉足房地产,十几年前的资产应该过千万了。
孙姐愿意带我玩,但也仅限于带我参与一些场合,相当于让我趴着墙头看外面的世界。
跟着孙姐的那几年,我学到了一句话,模仿永远不可能有出息,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
有人劝孙姐,孙总,现在易物这么火爆,以你的资源完全可以自己独创一个平台,绝对没问题。
孙姐说,没错,但是我不会模仿这种方式,就像别人嚼过馍再吃还能有滋味吗?模仿是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要学习这个模式的优点,绝对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没有自己的创新,早晚会死。
我记住了这句话,不论做什么,分析新事物的各种优缺点,融入自己的方式,打造成适合自己的模式。
模仿没有错,错的是一直模仿。
滴滴刚刚进入本地时,我非常感兴趣。
注册了滴滴,特别的勤奋,为了跑够每天的奖励单数,起早贪晚。
所谓的起早贪晚不是从早到晚,而是选取两头,早上早早的出车,到了高峰就收车,白天忙自己的事情,晚上高峰期以后再出车。
为的是避开最堵车的时段,我车上带着书,接单到达目的地后,找个合适的地方停车休息,一边等单一边看书。
那段时间特别痴迷,疯狂的跑,也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乘客。
有人在家里下单,电话指挥开进小区,到达楼下单元门口,然后他再慢悠悠的下楼上车,摆足了上帝的姿态。
哪天有时间回忆一下,写一个专题,所有的服务行业都有辛酸的故事。
每一次经历都涨了知识,开了眼界,积累了素材,见识了人性。
那段时间,本地出租车抵制滴滴的进驻,有的出租车司机钓鱼“执法”,出租车司机找人下单,目的地是车管所,到了地方直接告滴滴司机跑黑车。
运营车辆管理单位也是无法准确掌握政策,因为就没有明确的政策性文件,滴滴到底是否合法,各地说法不一。
被举报的就处理,但是没有明文规定不许滴滴运营。
出租车甚至集体罢工一天抗议,结果呢?
没了结果。
跑了三个月,我算了一下,不赚钱,因为车不行,想要跑滴滴赚钱,要么改气,要么油气混动,要么干脆纯电动。
大排量跑滴滴,要么是情怀,要么是怀有目的。
为了祖国的蓝天,我悄然退出。
前一段时间,各种媒体爆炒的“断舍离”生活概念。
也是我理想的生活模式,只一买年四季几件衣服,一样颜色的袜子买一盒,一样衣服买几件,看似每天都是同样的穿着,不用为穿什么费心。
很多名人都在这么做,我也尽量在模仿,但总有东施效颦的感觉。
偶然读到了一篇文章,让我恍然醒悟。
发哥坐地铁,穿拖鞋,逛菜市场,这是他日常生活一面。
但是另外一面呢?
发哥可以坐地铁,也可开劳斯莱斯,甚至可以乘坐私人飞机。
他有选择生活模式的权利,可以极简,可以极奢。
两种生活何时切换,完全取决于发哥的心情。
那些成功人士,断舍离,什么东西都可以随意丢弃,前提是他们想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回来。
现代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现代人需要修炼的最大能力就是尽快适应新生事物,你可以鄙视它,但不可以忽视它。
模仿从来都是最省心省力的,这几天刷抖音,深有感悟,一个视频火了以后,总有无数人跟风,拍摄相同的视频,有的甚至台词都照抄照搬。
这样的视频想要获得高点击率,很难。
获得高点击率的是那些做了修改,有了新创意的视频。
虽然还是在模仿但是已经有了新意。
比如最近最火的大头视频,不停的刷屏,无数人在模仿刷。
有人独辟蹊径,做了大头视频的制作方法,点击率蹭蹭的。
无论做抖音还是快手,还有一个原则就是要先让平台赚钱,你才能赚钱。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墨守成规,要学会变。
通则不痛,变则不死。
我一直在告诫我自己,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随时接受变化。
比如突然有一天我的群都被强迫解散了,我哭有用吗?
散就散了,寻找新的模式。
媳妇儿突然间说要离开我了,找到了更加幸福的生活,我忠心的祝福,而不是不停的抱怨和诅咒。
孩子大了,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完全不符合我的操作系统下的逻辑思维,我微笑着接受,而不是横加阻拦。
坦然面对生活中一切变化,该来的,该经历的一样也躲不了。
新的事物出现了,想尽办法尽量融入它。
虽然这么写了,我能做到吗?
只能说,尽量吧!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