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长留 ——读《马德里画稿》有感

刚看到书名的时候,我非常疑惑,简介明明讲这是一本散文集,为何书名却叫《马德里画稿》呢?难道作者是名画家吗?为此,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并好奇地翻开了它。

封面

当然,这是一本散文集,由十几个小散文构成。书很薄,如果拿一个下午好好阅读的话是能看完的。译者费了很长的篇幅来介绍这位作者——墨西哥作家阿尔丰索·雷耶斯的生平、成就,以及他如何去了马德里,并对这座城市抱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作者


阿尔丰索是因为一场政治变动而流亡到了西班牙。在马德里,他认识接触了一些著名的作家、画家、语言学家和学者,对西班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是了解越是沉迷其中。那时的他和当时很多人一样,追求自由主义。“想独立自主,而不是跟着别人的意志走路。”他曾说:“感谢马德里成全了我,那时我从圣塞瓦斯蒂安动身前往马德里,我能感受到歌德乘车去魏玛的心情。”当时马德里聚集了许多有思想的学者,文化交流频繁而旺盛,带动了西班牙思想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思想价值。《马德里画稿》是阿尔丰索长期居住马德里,通过观察,细致地用文字描绘而出的马德里“写景”之作。篇幅虽短,但内容充实,态度诚恳,暗藏诸多深刻的道理,引人深思,向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马德里的自然风貌、人文风情。其中也不乏晦涩难懂的描述和比喻,也许只有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值得深刻品读。

阿尔丰索在西班牙生活的期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十分明白世界大战的破坏性、野蛮性和危险性。战争、动乱、暴力在摧毁腐朽的政治制度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文明建设的成果。殊不知,建设是细致、缓慢的,而破坏却可以在一夕之间让之前所有的努力化为乌有。战争带给人民的伤害也是巨大的。阿尔丰索主张“艺术无国籍”和世界主义,希望天下太平、人人和睦,这些理想美好浪漫而遥远。前三章,他描绘了马德里的穷人、乞丐、以及被称为“怪物”的残疾人。他用了大量的隐喻和象征手法,描述了底层人民饱受的鄙夷与歧视,和那些愚蠢幼稚的国民和上流人士。阿尔丰索流露出对生活在悲惨世界人们的理解和同情,并对嘲笑他们的国民加以深刻的批判和讽刺。他感叹道:出路何在啊?

内文


后面的章节阿尔丰索描述了西班牙人对死亡的平常态度,民族的狂欢节,健壮粗鲁的村妇,马德里大街上窈窕走过的女子,提到了马德里的山和水,也写到了清晨被隔壁妇人温柔爱抚孩童的歌声吵醒的情景,也评价了几位学者的观点。顺序杂乱无章,应该是想到了什么便写什么吧,风格很随意。章节间穿插了一些黑白图画,静静地向我们展现了作者生活过的马德里的景象。我很喜欢那些图画,它向我展示了我不曾见过的美妙风景。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诗情画意,多处提及了和平、宁静、和谐的社会氛围,主张建设城市,疏浚河流,修桥铺路,大力发展教育。彰显了阿尔丰索对马德里的殷殷期许。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时过境迁,当时的马德里如何我们不能有幸瞧见,只能通过作者饱含情感的描述和历史的图片得以窥探一二。阿尔丰索描绘的马德里,痕迹上充满了明艳柔和的亮色,也晃动着奇形怪状、永远的黑影。但有光明也有黑暗的马德里,才是作者愿意展现给我们的吧。马德里永远停留在阿尔丰索的笔墨之中。时光荏苒,岁月长留。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光荏苒,岁月长留 ——读《马德里画稿》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