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笔记---整理日常的闲索

2017.4.24

思之必要旨在构建我们个体之类化可作为的协调性受用,当在于导向实用的可推广性引起的完善,同时也给到抉择化之多样性的拥有所在。

意识的认知性——认同性给到物性化状态以自主担待的可靠性构成一存在的阶段性可持续性完整。

旨在构成个体独立之自觉的关照化生命体验的积极持有性作为的完整拥有,亦即是对应有限之抉择的承载化自主受用。

也在于既定所有的一种参与化自我融合的圆满,给予个体有限之自由的可调剂化阶段性所有的满足——可作为的得失性均衡化所在。

从而普遍的引向于一种规范的各自有效,即是秩序的彼此性协调的守成性意识化要求之范围的承载,限度即是状态,有限即无限的可靠(与可能)。

善恶亦即有限的可能化状态执着,还在于认知的不断化解,给到物性自在的各自完备。亦即是阶段的开始化终结性延续。


2012.8.8

动机,一切是非善恶评判的都应注重其本初的目的——动机。

什么样的动机产生的思想行为无论如何伪装或者冠冕堂皇都难以掩饰其本质的好坏。

如此我么又该如何认定我们的动机呢?导向在于心的持肯定与否,执着与否等概念,在于我们所期许的到达和如何到达之手段。

不自觉力(亦即习惯)是导向我们取向和趋向的持续力和直接力,由此我们所应注重的即是培养我们对于习惯的控制力,并养成有益于我们发展的良好习惯,在于用的自如,以及效用。

可执行和执行的有效,是动机促成,是动力。

佛家一念慈悲,无念亦慈悲,都在于应心无住,即无常以看待。似乎又在于老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概念,在于引向我们一种妄执的可笑与可悲,反而不及忘却的好。即了无挂碍,心不束缚自由自在,岂不痛快,何谈动机?

凡夫俗子几个能畅快淋漓至此,了然豁达如是?

都在于动机不纯,繁复杂乱,反受牵绊,顾此失彼,徒然惆怅,暗自伤神。

人的思想在于不断地统一而又不断地超越,是自我意志的集中广博而又不断地钻研、守真。

是由混乱走向于澄明,计较走向豁达,是否定执着于肯定,执着于认同,到达。

生命的赞礼即是对理性的守望,是自然地持有和导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布衣笔记---整理日常的闲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