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个好人,在快要离开时爱上一个城市

哈尔滨

08年大学毕业,同学们都走了,只剩下我和隔壁寝Lisa,我大学最好的朋友。我们二外是法语,Lisa是她的法语名字。

最后一天在这里,这个曾经与上海齐名的东方小巴黎,这个我们最好的年纪呆了四年的地方。

这里曾经经济很辉煌,虽然东三省的经济现在大不如前,但在苏联还是中国老大哥的时候哈尔滨的经济成就和地位是极其辉煌的,这里的人也是很“洋气”的。这里还能时时感觉到北方清凉寒气里那份特别的小资调调。比如上了年纪的老太太都不会驼的背,比如连孕妇都为了显瘦要穿的紧身时尚连体衣,比如从俄罗斯学来满街四季都穿合腿靴子的大长腿,比如不同于东北其它省方言腔的标准普通话。有人说江南的妹子美,其实我倒觉的哈尔滨的女人才最漂亮,五官端正,个高苗条,爱穿讲穿敢穿,每个人的衣着都有自己的风格且时尚。

然而终究是要离开了。大部分同学毕业都去了南方应聘,我也一样。这个北方省会城市与发达的北上广深相比显的灰突突的,着实不够耀眼。年轻人总有颗悸动的心,尤其刚毕业,抱有一腔热血,似乎急切的想抓住什么,急切的想要证明自己。仿佛只要踏足一线城市,那城市就属于自己了。这里的平实似乎不像是年轻人追梦的样子,就连上述的各种好,也是离开之后才体会到的。

哈尔滨的节奏不快,温度有点低,城市绿化一般,道路多灰色,建筑多黄色,对我这个喜欢靓丽色彩与清新植物的年轻人来说,虽然呆了四年,然而始终爱不上这里。

和Lisa最后一次逛了街,买了双漂亮的鱼嘴鞋,很小巧,像极了灰姑娘的水晶鞋。吃了些小吃,花光了身上带的几乎最后的钱。此行的目的是去移动营业厅办理手机销号,到别的城市就要换新的手机卡了,和这个城市彻底告别。Lisa之前已经办理完销号,这次纯是陪我。

打算坐公交回学校的时候尴尬了,我身上只剩一元钱,Lisa翻遍全身的大小兜也是身无分文,而两个人坐公交需要两元钱,这......

“一分钱憋倒英雄汉”,这怎么办?走回去?有点远,岂不是要走到将近半夜,何况那时候没有导航两个小姑娘也找不太明白确切的路。不回去总不能露宿街头吧?更何况离开的火车票就在明天上午,回寝室还有东西没收拾完,晚上也要好好休息。想打电话找人帮忙吧手机都办完销号用不了了,同学们也已都离开。此时真是没辙了,看到路边的交警执勤港都想进去要一元钱,或向某路人借一元钱,不过始终没好意思张嘴,感觉像乞讨。求学的路一直比较平顺,真觉的此时是人生最滑稽时刻。这都毕业了,在最后一刻岂不是不想让我俩“善终”?

在公交站点,耍了个小聪明,故意和Lisa着急大声说,“这怎么办吖,就差一元钱坐不上公交车回不了寝室,这都马上毕业离开这了,明天上午还要坐火车呢......”Lisa也配合摆出特别着急的样子,“是吖......”。刚说起来,前面一位排队上车的人回头,问“是不是只差一元钱?” 说着就拿出一元钱递给我。

这人大概四十五岁上下,短发中年女子,看着像老师,着装素雅端庄。没有过度的热情,但却让我心里一下子特别温暖。我并没有以为通过这拙劣的表现真的能够引来帮助,只是实在没办法了试一试,想不到这么快就有人帮我。虽然只有一元钱,但却让我在即将离开时一下子爱上了这个城市。

几年后做了老师,和学生们提及最多的城市是哈尔滨,这个曾经以为普通的地方其实有那么多的美。这里坐公共汽车不愁没人让座,这里人们以礼相待,讲义气,重感情,这里有中央大街,有冰雪大世界,有研究机器人和小卫星的哈工大,有有素质重教育的人,浪漫的景色和美好的文化。

讲英语精读的时候有篇文章问现在的人对陌生人还有热心肠么,留实践作业让学生们分5组到社会中去创设情境向不同的陌生人借一元钱,算是个社会小调查,有三组借到了,两组被拒。

前两年经常看到一些“大爷倒地路人拒扶”的消息,甚至引发新闻热潮讨论“大爷倒地到底该不该扶,怎么扶?”。有的说不敢扶,有的说该扶,有的说拍了照再扶。感慨人心真的变冷了么,对于陌生人,我们真的无动于衷了么。

只因一个好人,便可以让人爱上一个城市,而你,是这个城市的好人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因一个好人,在快要离开时爱上一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