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那时的的味道

        小时候,年是妈妈做的好吃的饭菜,爸爸三十晚上发出的红包;后来啊,年是寒假里最美的祈盼,是父母操劳一年的休整;现在啊,年是女儿眼眸里的好奇,是爸妈佝偻的背影、额头那一道道皱纹。

    记得小时候,最高兴的莫过于过年了,因为过年可以吃好吃的,穿新衣服,还会有亲戚来拜年,好不热闹,这就是九十年代的孩子的追求。印象中过年要从腊月二十三说起,这天母亲会烙手掌大小的饼子,父亲会从集市上卖“灶糖”(也就是麦芽糖),买回家总会说,等晚上献完“灶爷”,再给你们吃。天刚黑,父亲就洗手、焚香、贴灶神,并且放上准备好的灶糖、七个饼子(因为灶神要出去七天)、还有筷子,筷子要所有的筷子,希望来年可以有更多的粮食(筷子多,人多,老天知道了,才会给更多的粮食。现在想来,都是迷信,但那时却很笃信)。等到了第二天,糖自然被两个“馋猫”吃了,但是,那是有条件的,必须帮父母打扫卫生,帮忙搬东西,因为灶神走了,可以打扫灰尘,准备过新年了。

    过完了二十三,忙忙碌碌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在农村,是男主外,女主内。一般母亲会把该买的东西提前准备好,到时候缺什么在由父亲从集市上买回来。肉是必需品,因为那时这东西比较稀罕,但在农村,好多人家都会杀猪,这也是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一幕。一般杀猪的迟早是和立春联系在一起的,有时在二十三之前,有时在之后,这项工作是男人们的事,通常是几家商量好,场地前一天下午收拾好,第二天一早烧上水,只要捉刀人来了,几个人就在猪圈里捉住猪,抬到事先准备好的板凳上,临死前的猪,可谓叫声凄惨,眼里充满了敌意,但有谁注意到呢?从小猪仔进门的那一天,就注定了有今天的下场,哀叹也只能认命——这就是一头猪的命。这一天杀的猪,一般全村人都会被的请到主家去吃肉,这样的礼尚往来要持续三两天。这也是小时候的我纳闷的,自己家的为什么要叫那么多人来吃呢?后来在成长中发现那是一种乡亲的体现,而正是这种传统才构成了那种经久不衰的文化——一种包容,一种大度。

    宰完猪,招呼完邻里,就该准备过年的吃食了,小花卷、蒸碗、油饼、果子(用鸡蛋和着蜂蜜或红糖和的面,做成不同的形状,用油炸的小吃),等等。这些事都是主妇做的,早些时候是母亲和小姨,后来小姨出嫁了,就有我给母亲打下手。母亲做的蒸碗是传统的农家菜:有排骨、丸子、枣肉、红烧肉、甜米饭等。这些蒸碗都要事前做精心的准备,例如:排骨要放上鸡的骨头和猪排,洗干净,加各色调料腌制,下油锅前的半小时加进去鸡蛋,并裹上淀粉,这样吃起来才会酥香可口。其他的吃食就不在这里详述了,否则口水都要留下来了。这些吃的母亲会在除夕晚上端上桌,一般会有八道菜,对于那时的农村小院来说,真可谓是美味。从小就对母亲很佩服,因为只读过小学,姥姥在她七八岁过世,后来的一切可谓艰辛,但生活没有打败她,反而让她学会了应对一切,并和后来的父亲一起撑起了这个家,有了今天的生活,上要照顾两个老人(爷爷和姥爷),下要抚育两个孩子。

    一晃到了除夕,这天母亲一早给我们吃长面,吃完长面,父亲和弟弟一般就开始张罗挂红灯笼,贴春联,那时的春联是父亲写的,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父亲的字写的真不赖,照着老皇历,写几幅有祝福意味的贴在门框上,图个吉利,照例还要贴门神、门帘,而且厨房里也会贴灶神,贴好后要放鞭炮,焚香祭拜。母亲和我会在这天把剩余没做的吃的做好。在傍晚准备好晚上吃的八道菜,还要剁好肉馅,准备晚上边看春晚,边包饺子,因为按习俗初一一早要吃饺子。到了晚上七点,一家人先在门口烧纸,之后回家给爷爷拜年,这时父亲会发压岁钱,而且嘱咐钱要装在口袋里。记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岁钱都会多那么几块钱,以示长大之意。这一晚要守岁的,12点之前不睡觉,到了钟声敲响父亲和弟弟就张罗放鞭炮,父亲说是“接神”,这之后父亲就去庙里抢头一炷香,我也不知这有什么讲究,父亲每年都会做。那时真的觉得过年真好,吃的平时是吃不到了的,而且还会有自己支配的压岁钱,这就是一个孩子的追求--简单而幸福。

    初一早上一早就要起来,因为是新年的第一天,早起有好的寓意。这早有许多习俗,吃饭前不准动刀、不能扫地、不能往地上倒水等等,其中的原因,未曾深究,只是照做了。吃完饺子,父亲会牵着牛,给牛扎漂亮的花(用皱纹纸做成的),去迎喜神,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去凑热闹,这早牲畜和人都有一种精气神,回家的时候会带一株蒿草,上面放上零钱,预示来年财源滚滚。这一天会在鞭炮声、聊天声、锣鼓声中结束,忙碌了一年的农村人真的舒舒服服的休息了一天。

    此刻坐在灯下,回忆起那些朴素的日子,回味悠长。一年里,几乎每天都有各式节日,乐此不疲的过着,并且变换着各种花样。但我总觉得年味淡了,已没有了那久违的味道——在那个小乡村,淳朴的乡音,浓郁的年味。

   

    小时候,年是妈妈做的好吃的饭菜,爸爸三十晚上发出的红包;后来啊,年是寒假里最美的祈盼,是父母操劳一年的休整;现在啊,年是女儿眼眸里的好奇,是爸妈佝偻的背影、额头那一道道皱纹。

    记得小时候,最高兴的莫过于过年了,因为过年可以吃好吃的,穿新衣服,还会有亲戚来拜年,好不热闹,这就是九十年代的孩子的追求。印象中过年要从腊月二十三说起,这天母亲会烙手掌大小的饼子,父亲会从集市上卖“灶糖”(也就是麦芽糖),买回家总会说,等晚上献完“灶爷”,再给你们吃。天刚黑,父亲就洗手、焚香、贴灶神,并且放上准备好的灶糖、七个饼子(因为灶神要出去七天)、还有筷子,筷子要所有的筷子,希望来年可以有更多的粮食(筷子多,人多,老天知道了,才会给更多的粮食。现在想来,都是迷信,但那时却很笃信)。等到了第二天,糖自然被两个“馋猫”吃了,但是,那是有条件的,必须帮父母打扫卫生,帮忙搬东西,因为灶神走了,可以打扫灰尘,准备过新年了。

    过完了二十三,忙忙碌碌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在农村,是男主外,女主内。一般母亲会把该买的东西提前准备好,到时候缺什么在由父亲从集市上买回来。肉是必需品,因为那时这东西比较稀罕,但在农村,好多人家都会杀猪,这也是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一幕。一般杀猪的迟早是和立春联系在一起的,有时在二十三之前,有时在之后,这项工作是男人们的事,通常是几家商量好,场地前一天下午收拾好,第二天一早烧上水,只要捉刀人来了,几个人就在猪圈里捉住猪,抬到事先准备好的板凳上,临死前的猪,可谓叫声凄惨,眼里充满了敌意,但有谁注意到呢?从小猪仔进门的那一天,就注定了有今天的下场,哀叹也只能认命——这就是一头猪的命。这一天杀的猪,一般全村人都会被的请到主家去吃肉,这样的礼尚往来要持续三两天。这也是小时候的我纳闷的,自己家的为什么要叫那么多人来吃呢?后来在成长中发现那是一种乡亲的体现,而正是这种传统才构成了那种经久不衰的文化——一种包容,一种大度。

    宰完猪,招呼完邻里,就该准备过年的吃食了,小花卷、蒸碗、油饼、果子(用鸡蛋和着蜂蜜或红糖和的面,做成不同的形状,用油炸的小吃),等等。这些事都是主妇做的,早些时候是母亲和小姨,后来小姨出嫁了,就有我给母亲打下手。母亲做的蒸碗是传统的农家菜:有排骨、丸子、枣肉、红烧肉、甜米饭等。这些蒸碗都要事前做精心的准备,例如:排骨要放上鸡的骨头和猪排,洗干净,加各色调料腌制,下油锅前的半小时加进去鸡蛋,并裹上淀粉,这样吃起来才会酥香可口。其他的吃食就不在这里详述了,否则口水都要留下来了。这些吃的母亲会在除夕晚上端上桌,一般会有八道菜,对于那时的农村小院来说,真可谓是美味。从小就对母亲很佩服,因为只读过小学,姥姥在她七八岁过世,后来的一切可谓艰辛,但生活没有打败她,反而让她学会了应对一切,并和后来的父亲一起撑起了这个家,有了今天的生活,上要照顾两个老人(爷爷和姥爷),下要抚育两个孩子。

    一晃到了除夕,这天母亲一早给我们吃长面,吃完长面,父亲和弟弟一般就开始张罗挂红灯笼,贴春联,那时的春联是父亲写的,虽然只是初中毕业,但父亲的字写的真不赖,照着老皇历,写几幅有祝福意味的贴在门框上,图个吉利,照例还要贴门神、门帘,而且厨房里也会贴灶神,贴好后要放鞭炮,焚香祭拜。母亲和我会在这天把剩余没做的吃的做好。在傍晚准备好晚上吃的八道菜,还要剁好肉馅,准备晚上边看春晚,边包饺子,因为按习俗初一一早要吃饺子。到了晚上七点,一家人先在门口烧纸,之后回家给爷爷拜年,这时父亲会发压岁钱,而且嘱咐钱要装在口袋里。记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岁钱都会多那么几块钱,以示长大之意。这一晚要守岁的,12点之前不睡觉,到了钟声敲响父亲和弟弟就张罗放鞭炮,父亲说是“接神”,这之后父亲就去庙里抢头一炷香,我也不知这有什么讲究,父亲每年都会做。那时真的觉得过年真好,吃的平时是吃不到了的,而且还会有自己支配的压岁钱,这就是一个孩子的追求--简单而幸福。

    初一早上一早就要起来,因为是新年的第一天,早起有好的寓意。这早有许多习俗,吃饭前不准动刀、不能扫地、不能往地上倒水等等,其中的原因,未曾深究,只是照做了。吃完饺子,父亲会牵着牛,给牛扎漂亮的花(用皱纹纸做成的),去迎喜神,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去凑热闹,这早牲畜和人都有一种精气神,回家的时候会带一株蒿草,上面放上零钱,预示来年财源滚滚。这一天会在鞭炮声、聊天声、锣鼓声中结束,忙碌了一年的农村人真的舒舒服服的休息了一天。

    此刻坐在灯下,回忆起那些朴素的日子,回味悠长。一年里,几乎每天都有各式节日,乐此不疲的过着,并且变换着各种花样。但我总觉得年味淡了,已没有了那久违的味道——在那个小乡村,淳朴的乡音,浓郁的年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怀念那时的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