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

      那天娘说“明天就是五月端午啦,咱也包点粽子吃吧。”我一听挺高兴,多少年没吃过粽子了,怎么能不高兴呢?

      这一年是1963年。经过前三年的“困难时期”,到了这一年春季,经济困难有所缓和,按照娘的理解,大街上有卖包子的了,有炸油条的了,比之前三年大街上的萧条,市面上繁荣了许多,困难时期不是快要过去了吗?

      说这话时,她的脸上带着喜色。

      想起儿时在故乡,舅从村南池塘里择来苇叶,姥娘泡好了黍米,姥娘与娘母女俩一人一个小板凳,坐在堂屋里包粽子。粽子包好后,姥娘把粽子放在大锅里煮,咕嗒咕嗒的风箱响起,柴灶里红红的火焰从灶口冒出,不过半个钟点,粽子熟了,满屋的粽香四溢,让我这个小孩童垂涎欲滴。

      故乡地处鲁西平原,卫运河西岸,是北方的旱地,不种江米,所以包粽子是用黄米,叫作黄米粽子,它的馅料用的是鲁西大枣。剥开碧绿的苇叶,露出金黄色的粽芯,几颗紫红色的大枣,清雅的苇叶香,与糯糯的黄米香,浓浓的大枣甜,互相交融在一起,合成一种沁人肺腑的香甜,那是一种故乡独有的端午之味!

            八岁那年离开故乡来到外地五年了,还没吃过粽子,已是少年的我还时时想念着故乡的端午粽。听到娘要自己包粽子,高兴之心难以言表。

      1963年,即使在我家居住的那座中等城市,也难以买到黄米与江米,娘只能以大米当作粽料。她泡上大米,我去采摘粽叶。

      流经城市东部的滏阳河,有的河段长满芦苇,于是走了几里路来到滏阳河边,这一河段位于一个名叫柳林桥的村庄之南,西岸有一片浅浅的沙滩,垂柳依依,有夏蝉在鸣叫,富有诗情画意,只浅浅地浏览了一眼风景,便跳下河去,凫到对岸,在密密的苇丛中专拣阔大的苇叶一片一片采下,不一会就采了一大把,又凫回西岸。

          午前,娘坐在小凳子上,捋好苇叶,细心地把泡软的大米与红枣填入苇叶之中,又裹好苇叶,细细地用线绳缠好,一个个大米粽就包好了。煮熟之时,满室飘香。

      几十年过去,儿时的黄米粽,少年时的大米粽仍留在记忆中。

      哦,好香甜的端午粽!

你可能感兴趣的:(端午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