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大事,衡量标准就是他是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能不能跟别人达到多赢

UE MO

自是者不彰

“自是者不彰”,“自是者”就是自以为是的人,认为就自己正确,别人都不正确,就自己对,别人都不对,就是“自是”。“自是”比“自见”更加偏激,有点削足适履的味道了,用自己的偏见来衡量世界。这是一种很容易引起纷争的偏见,像历史上的斗争哲学。

人类历史上,有无数人总是斗来斗去,你觉得你有理,我觉得我有理,谁也不让谁,就是因为这种斗争哲学,也就是顽固的个人偏见。 

在学术中,专制是一种灾难,任何文化都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术界就像一张巨大的桌子,桌子上不能只放一盘菜,因为有些人吃素,有些人却无肉不欢,有些人吃海鲜会过敏,有些人最喜欢的就是海鲜,世界上有太多不同需要、不同口味的人,他们需要不同的菜,我们必须提供不同的菜式、不同的营养,才能满足整个人类的需要。如果只吃一种食物,人类就会营养不良。

那么“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发扬光大、得到好处。我们经常说“相得益彰”,就是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帮助,也就是双赢甚至多赢。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只有自己才对,别人都不对,他是不可能实现双赢的——更谈不上多赢了——因为他否定了别人的立场和观点,凡事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只能损伤别人的利益,几乎不可能让别人跟他一起获益。如果他不能让别人跟自己一起获益,怎么会有人愿意与他合作呢?所以,自以为是的人很难把事情做大。我老是说谁能做大事,谁不能做大事,衡量标准就是他是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能不能跟别人达到多赢。

我认识几个做大事的人,他们非常低调,你始终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也感觉不到他们在做事,但他们在做事,而且做了很多事。只要你有需要,他们就会出现。所以,他们才能做成人事。相反,那些咋咋呼呼、自以为是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无论他有怎样的才能,都做不大。 

在这个时代,任何自以为是的人都是笑话。因为,世界上的是与非、对与错都是相对的,不是固定的,不是绝对的。这是由二元对立所决定的。只要有二元对立,就有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世界,也就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是非和不同的对错。这个民族认为对的,在另一个民族眼中就是错的;这时候看来对的,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成了一种错误。因此,我也老是在变。 

前些日子,有人说雪漠老师善变。真是这样,但同时,我也有不变的,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很少有人像我这样不变的。我的变,是因为因缘变了,我就得变。那么什么是因缘?因缘就是条件。时代变了,政策变了,人心变了,我们也得变。

对学生的点拨,我也常常变。我经常给他们举一个例子,有座很窄的独木桥架在悬崖上方,你要通过这座桥到对面的山上去,你要是蒙了眼睛,我就得告诉你怎么走。你一旦偏左了,我就会叫你往右;你一旦偏右了,我又会叫你往左。看起来我忽而叫你往左,忽而叫你往右,自相矛盾。但我的出发点从来没变过,就是让你走在正路上,不要掉下悬崖摔死。

老子也是这样,他提醒大家,不要自以为是,要消除自己的偏见,不偏不倚地看待问题,唯有如此,你承载的文化才能发扬光大、发挥作用。相反,如果你老是觉得自己了不起、只有自已才是正确的,就会制约自己的发展——老子太有智慧了,他发现了很多看似平实简单,却总是被人忽略和遗忘的规律,这是一种非凡的智慧,也是智者所独有的智慧。

文:雪漠 (xue mo)  

摘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二辑》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能做大事,衡量标准就是他是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能不能跟别人达到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