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独寂静——记晚秋地坛之行

    银杏一黄,诗意满城。恰逢盛秋之际,赴京打针,熙攘的都城呀,人来人往行色匆匆。在这样触目所及皆是金黄的北平城,我突然感到了阵阵萧索之意。

北京的秋

    突然想起了史铁生,于是想去地坛。

    第一次遇见地坛是在史铁生的文里。地坛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阴晴晨昏以及窸窸窣窣的草木鸟虫和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等,都被史铁生参破了生死,变得熠熠生辉。

公园一角

    来到地坛是正午时分,今日的北京,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座园子也显然早已不是史铁生笔下那座荒芜破败的园子。

    苍松古柏被一圈圈青砖围得整整齐齐,没有坍圮的矮墙,没有曲折幽深的小径。斑驳的朱墙倒是还在,它安静环抱古旧的祭祀高台,如闺阁少女面上一抹神秘轻纱。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太极人群

      安静。北京哪里人都多,唯独这儿,独显寂寥。绕园一圈,只遇到三两打太极拳的阿姨,老伙伴们业余的管弦乐队,还有跳着华尔兹的几位舞伴。园内很空,空到只有风簌簌打杏林的声音。真应了史铁生那句话“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我在努力想像史铁生在地坛中摇着轮椅行走或是停在哪处发呆的情景,秋日的阳光容易让人变得慵懒,我的寻找很难与几十年前的某一个瞬间的史铁生恰好对应。这让我多少感到有些失望。此时,在我眼前和身边的人们,他们做着各自的事情,享受着时光的美好。

坛内红墙

      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去活着?史铁生在自问,每一个人都在自问。这个问题谁都回避不了,甚至一直到死,它都是一个问题。人们在追问中不断地发现和寻找,在寻找中又不断地肯定和否定,甚至最后连自己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或者说,这原本就是一个模糊而不确定的答案。

      心绪这东西最是难以感同身受吧。  一个局外人如何能感受当事人内心的苦乐,如何能用轻盈的语句描述他的人生过往。我相信,感受也是肤浅的触摸,描述也是简单的勾勒,不能完全抵达真正的苦痛和生命的体验。如同我的现在,虽在园子里,却只能作一种遥远的眺望。

方泽坛琉璃瓦

    离开的时候,仍是正午,阳光充足而热烈,透过浓密的枝叶在地上投下了细碎斑驳的光影,像是谁无言的倾诉。寂寥的方泽坛依然在守候着历史远去的足音,许许多多的人们依然在园子里悠然自得,时光依然在以亘古不变的速度向前流淌。

鸽群飞舞

      忽然感受到了文中的那种感受,有人去充任世间苦难的角色,亦自有人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那些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的低吟高唱。那种熨帖而又微苦的味道。

钟楼一角

    贴一段史铁生的原文结尾。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你可能感兴趣的:(此处独寂静——记晚秋地坛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