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调研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的类型和频率对孩子的成长有多大影响。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员对565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调研。在此期间,父母和孩子都要定期接受调查,以了解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感受、孩子对沟通的看法及其后果。
研究人员特别观察了父母的过度表扬(“我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特别”)、父母的温暖(“我让孩子知道我爱他/她”)、孩子的自尊(“像我这样的孩子对自己很满意”)和自恋(“像我这样的孩子应得到额外的回报”)。
主要研究结果
1. 父母过度表扬的后果包括:
(1)儿童表现出更多的自恋行为
(2)孩子的自尊水平没有差别
2. 父母的温暖会让:
(1)孩子有更高的自尊
(2)孩子不会更加自恋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是,“针对家长的培训干预可能是抑制自恋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干预可以帮助父母向儿童传达情感和欣赏,而不会向儿童传达自己比他人优越的感觉。
过犹不及!中庸之道貌似在亲子互动中也是这样,比方说,过于严格可能会造成伤害,而溺爱又会助长孩子不少性格与行为问题。再比如,在内卷的大环境下,太卷了心疼孩子,太佛系又怕耽误孩子。一句话,做人难,做父母更难。
从以上研究结论来看,过度表扬并不会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还有可能造成孩子自恋;而温暖的父母才有较大的帮助,既能滋养孩子的自尊,也不至于让孩子自恋。
从研究来看,温暖的操作性定义就是“我让孩子知道我很爱他”。这让我想起我的一项追踪研究,这项研究追踪干预某城市级部TOP160名学生,我采集了这些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普通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目的很简单,就想看看绩优生背后的父母和普通生背后的父母是否一致?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有十一个指标分别是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6个方面;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5个方面。最后的调研结果发现,绩优生背后的父母与普通生父母差异显著,十一项指标里头有十项优于普通父母,且达到显著水平。只有一项指标有差异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我也试着去看绩优生群体的这些指标是否和学习成绩有相关,发现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孩子的成绩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其他各项指标没有相关。看起来,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是孩子成绩的预测指标之一。经验层面大家不妨去觉察一下,身边学神学霸的妈妈是严厉多?还是温暖理解孩子的多。
另外,经验层面能感受得到,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的是,过于控制的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助益。有一种妈妈不但对孩子控制,对先生也是控制为主,极少给先生尊重和面子。这样的母亲,孩子好的见得不多,尤其是养男孩的家庭。或许,母亲贬低先生较多,导致男孩无法认同父亲。而母亲对男孩的控制,阉割了孩子的成长。
此项研究和我的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父母的温暖才是滋养孩子重要的法宝。这不由让我想起《太阳和北风》的寓言故事:
有一天,北风和太阳相遇,两个人打赌,北风提议说:“我们两个人各凭己力,各显神通,看谁能让路上的行人,先把衣服脱下来,谁就获胜。”
太阳说:“好!你先来。”
于是北风施展威力,猛烈刮了起来。狂风乍起,路上行人纷纷把衣服裹得更紧,行色匆匆地赶路,没有人脱下衣服,最后北风无可奈何。
轮到太阳大显身手,刹那间拨云见日,阳光普照,行人们逐渐感觉到暖热,便一件又一件地脱下衣服。北风见识到太阳的威力,终于俯首认输。
寓言的寓意就是待人处事不是给人压力、逼迫就能奏效。疾言厉色或者使用暴力,是无法令人心服口服的。反而是要给人温暖、安详、尊重,让人心生欢喜、心悦诚服,才是王者。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温暖并不代表没有原则和坚持,温柔而又坚定才是其要义。就像太阳,持续不断地照耀才能让行人脱下棉袄。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出版畅销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其实你不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