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的注定归宿——上涨 30%以上转股

“每只可转债,都应该上天堂。”
——可转债论坛 网友妙语

“为上市公司算一笔账,你会发现,尽快上涨 30%以后转股,对上市公司是最有利的。——对投资者当然也如是!这可能是股市上,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唯一利益高度一致的地方了。”
——知名投资人 杨君

投资最大的敌人之一,就是不确定性。
试想一下,如果投资者知道上证综指 6124 点是最高点,1664 点是最低点,那将是一个什么情况?

——天上人间啊!

事实上,这也是每个投资者的梦想,如果时间确定、最低点确定、最高点确定,每个投资者都会变成股神,这样的股票,堪称完美的股票。

可惜的是,好像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股票。
可喜的是,可转债就是最接近“完美股票”的那种投资品。
可转债的时间是“基本”确定的,可转债存续期间,大约 5~6 年;
可转债的底是更加确定的,面值 100 元或者回售保护价(当年回售前);
可转债的顶是“接近”确定的,那就是 130 元以上,上不封顶。
对于普通的投资人来说,100 元买、130 元以上卖、时间在五六年之内,这就是可转债最大的确定性。

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时间往往在三年内就能完成,低点有可能在八九十元左右,高点往往至少 140 元,上 200 元的也比比皆是。

但是,为什么可转债有这么确定无疑的涨幅?

为什么上市公司愿意把这么大的利润让给投资者,他们不吃亏吗?

答案是:上市公司只有这样做,利益才会最大化。或者说,他们必须这样做。

上市公司不是慈善家,从来不是,现在我们就拿出 iPad,替他们算算小九九。

通过《第二章 人生转债如初见 犹抱琵琶半遮面——雾里看花透视可转债》的详细分析,读者可以看到可转债的本质:

可转债就是上市公司以很低的利率——每年 0.5%~2.x%——向债券持有人借款,但是给予补偿的是附送一张认购期权(中国股市叫做认购权证)——可以用约定的价格在转股期内(一般是 5 年左右)买入公司的股票。
乍看起来,好像对于可转债持有人来说,没有什么利益:每年 0.5%~2.x%的利息借款给上市公司,太亏了!就算有期权,上涨了好说,可是碰上下跌怎么办?碰上长期股市横盘怎么办?到了约定期限,虽然不亏钱,但是五、六年一共才拿回 8%~10%的利息,年化收益率不过 1%~2%,连银行存款都跑不过,时间成本太高了!

这样的鸡肋,有什么可值得投资的呢?

然而,中国股市的深刻内在性质决定了可转债的隐含投资价值,那就是:

中国股市,从成立之初开始,到现在为止,都是上市公司圈钱的机器。

(如果读者觉得不舒服,可以把“圈钱”二字换成“融资”,也许会赏心悦目些。)

这一点,从股市的发展史上看,已经毋庸置疑。就算是从可转债身上也能发现其中的蹊跷:发行可转债的公司明明已经用 0.5%~2.x%的超低利息借到了钱,按说五、六年到期了,把钱还了不就行了(到期还款),便宜已经占得够多了。但是——不!他们偏偏都要想法设法让股价站上转股价的 130%!为此,连续发布利好者有之,公布特大业绩改善者有之,大
幅下调转股价者有之,进军新领域引进新科技者有之,总之就是无所不用其极,一定要让股价在转股期内多次冲上转股价的 130%,幅度越高越好,次数越多越好!

为什么?说穿了无非“利益更大”四个字:

投资者买了上市公司的可转债,虽然每年利息超低(0.5%~2.x%),但是到了期限总是要还本金的——100 元;

然而,如果投资者把可转债转换成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就是从“债主”变成了公司的“股东”,上市公司就一分钱不用还了。

借 100 元,每年还 5 毛到 2 元的,很合算;但是如果到期了,是归还这 100 元呢?还是干脆不用还了,永远合法地借下去呢?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上市公司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还钱”两个字。用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话说:

“您是转——股呢?还是转股——呢?还是转——股——呢——?”

这就是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最终目的,这也是可转债投资的根本本质!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区区 100 元,可转债的借贷规模基本可是上亿乃至上百亿!

上市公司动辄发行上亿、上百亿的可转债,等于提前拿到了大量的超低息经营贷款,只需要在五、六年内每年付出很低的利息,就可以免费占用可转债持有人五、六年的资金。假设发行的是 10 亿元的可转债,那么每年需要归还的利息则是大约 500 万到 2000 万(以 0.5%和 2%计算),性价比很高。

然而,假如五、六年到期了,公司要归还的可不是 100 元的事情,甚至不是几百万、几千万,而是当初借到的这上亿、上百亿的本金!借来的钱,早晚是要还的。问题是,这可是吃到嘴里的肥肉啊,又有几个能忍得住诱惑,乖乖地如数奉还呢?

更何况是在公司经营效率不高和市场融资手段极度匮乏的中国市场呢?资金,是每个中国公司都极度渴望的东西。

公司如果经营情况良好,自然可以在这五、六年内,充分利用这些大量的超低利息贷款赚到了大量的利润。真是这样的话,公司股价自然会水涨船高,早早就过了转股价的 130%、150%甚至 200%、300%,这时候可转债的持有者自然会提前卖出可转债或者转成公司股票,享受公司股票继续上涨的利益。

然而实际上在中国股市,这样的公司极为少见,大多数公司都是高负债经营(负债超过60%的几乎比比皆是),而利润率却不高,净资产收益率更往往不到 5%。就算上市公司赚到了钱,也不会体现在分红和股价上;上市公司更愿意继续持有这些资金,因为股东的钱和借来的钱不一样,是免费的,连利息都不用给!(体现在股市上就是股票现金分红)

即使是经营良好的一些公司,也更愿意把债主变成股东,一方面是为了公司继续扩大再生产、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即使某一年度赚到了钱,也要考虑下一年、下下一年的周期是否还在景气中,需要更多的现金对冲风险。

现在,只要做到股价在转股价的 130%以上保持一段时间,上市公司就完全可以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合理合法地把借来的钱装到自己的钱包里,世上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

不仅如此,不但要尽量地促成转股,还要尽早地促成转股。因为,每早一年达到强制赎回条件促成转股,就等于少付出了一年的利息——虽然不多,但几百万、几千万也是钱啊!

此外,可转债的资金使用,一般都会在发行合同中限定用途,不得随意变换资金用途,
比如深圳机场可转债,合同规定“本次发行可转债募集的资金为不超过人民币 20 亿元(含发行费用),全部用于 T3 航站楼建设项目。”;

国电电力可转债的募集用途则是“公司拟通过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 5 个水电项目及 11 个风电项目”。换言之,是专款专用,一旦改变用途,需要重新申请、审批、公告,限制很多;而如果全部转股成功,就等于股票融资,

变成了公司的自有资金,使用用途没有了限定,资金运用起来要自由得多了。

最后,每早一年促成全部转股,就等于把悬在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拿掉了。
一旦股市走熊或者公司经营情况不好,出现不利于公司转股的情况就被动了;早点转股成功,就等于避免了这种不确定性风险,有利于公司尽早把精力集中在主业经营上。

所以,无论是经营得好、经营得不好、本年度是否业绩良好,从上市公司的利益角度来

讲,所有的目的地都指向一个:

让可转债尽快转换为公司股票,把(可转债)债主尽快变成公司股东!

因此,可转债的注定归宿,100%就是转股!只有这样,才最符合大股东和贷款人——
上市公司的最大利益!历史数据,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点。

可转债债坛上有句话说得好:

早还债,晚还债,早晚还债;

早转股,晚转股,趁早转股!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转债上涨到面值的 130%以上,是极大概率的事件。如果赶上大牛市,翻一番或者翻两番都是小 CASE(转股后股票可以继续大涨)。赶上熊市也不可怕,你有可能以低于面值 100 元的价格买到更便宜的可转债,在高点卖出利益更大!像南山可转债,一度最低到 82.7 元,等于打了 83 折,价格最高时达到了 199 元,收益率高达 140%!
而如果仅仅在面值 100 元买入的话,收益率才 99%。——无风险收益率少了整整四成!

综观可转债成立以来的历史,除了早期(1992—1995 年)的一只宝安可转债以回售的形式结束外,其它可转债毫无例外都是在转股期间一次以上超过 130 元(只有一只山鹰可转债例外,最高只到 123 元,是特殊的市况造成的),最后 99%以 130 元以上收盘。期间可转债最高价格超越 160 元的车载斗量,超越 200 元的也有一半之多!最重要的是,以上数据跨
越了整个牛市、熊市!

细心的人会问:让股价站上转股价的 130%,是不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转债的注定归宿——上涨 30%以上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