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谨以此文自省

经常有家长说,自己孩子以前成绩挺好,现在怎么就越来越差了呢?一个聪明的孩子为啥就变笨了呢?

一个16岁的来访者,他小学时期的成绩一直都是班上前五名,到了初中,重点学校的重点班,成绩逐渐一路下滑,最后稳定在班上倒数前五名。

初三的时候,抑郁,自我伤害,后来辍学了。目前已经在家待了一年多。

他感觉在学校,没有人会在意他,他很羡慕其他男孩子玩在一起,他却总是不受欢迎,交不到朋友。觉得别人都在盯着自己,等着嘲笑自己。成绩差,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配和成绩好的同学玩,而他又不想和成绩差的同学玩。

我们讨论发现,他觉得一直很难让妈妈满意,妈妈总是对他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做得好,总还有更高的要求等着他,他觉得很累。虽然妈妈也表扬他,但是他觉得那些表扬都是不真实的,真实的感受是他知道妈妈对他不满意。而且妈妈总是找一切机会教育他,这个世界是分等级的。没有能力的人,只能做捡垃圾,保洁,司机,保安这样没有价值的事情。这些人,会被别人瞧不起,对社会也没什么贡献。当他自己学习上遇到问题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如何面对妈妈的失望。

“特别害怕别人瞧不起我,一想到我可能会被人说成是学渣,我就不敢去学校。我不敢面对父母老师同学,我不想和别人接触,我只想一个人安静在家里躲着。”

以前在学习爱与幸福家庭教育的时候,身边这样的孩子和家庭比比皆是,拿郑委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家长的高要求、高期望作祟。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变笨“是因为,时间花在其他让他更焦虑的事情上,如何面对评价是更恐惧的事情。

我们初中的操场和小学的操场是一墙之隔,我常常看到那边操场上一群群小孩子无忧无虑、聪明伶俐的机灵样儿,想到他们现在无一不是家里的宝贝,不是可爱的孩子,可是为什么越到高年级,越到初中,两级分化就越来越严重,有的孩子在学业面前是真的无能为力。

我们发现,孩子越大就越“笨”,可怎么变“笨”的呢?一个孩子的智力活动受阻,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智力功能受抑制。

成绩好坏,本该是孩子通过自己的智力去解决的问题,但是很多家长(当然,也有部分老师也会这样)都把这种智力活动转换成了情绪上的压力。

打骂、批评、指责、比较都是把这件应该用智力解决的事情,上升到情绪层面。当一件事情变成情绪记忆的时候,我们就离开事情本身了,我们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和情绪过招。

这是一个智力功能被丢弃的过程。因为父母根本没有教孩子,如何运用智力来解决自己的困境。所以很多人遇到困境,首先出现的都是情绪,然后是和情绪纠缠的过程。

智力都在睡觉。这不是变笨了,这是变脆弱了。孩子因为脆弱,所以在还没有用到智力的时候,他就已经垮了。

这大概是很多人变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大脑活动被大面积的情绪覆盖。而处理情绪是更难的一件事情。如果说如何学习书本有很多人在教,如何平衡自己的情绪,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就是“冷门学科”。

毕竟很多父母也没有学会。

比如,很多孩子上了初中,要适应新环境,学习节奏变快,课程变多变难,这是孩子遇到的困难,但是这个困难是可以用智力来解决的。

孩子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学会处理更复杂的学业,也需要去思考,如何平衡自己的学习和业余生活,要学会选择和取舍。

但是父母的焦虑和担心,很容易破坏这个过程。

比如说,有些家长经常会说的,怎么这么容易你都学不会,怎么人家能学好你不能,你的心思都在想什么,你这样不好好学习,以后你能干嘛,准备被社会淘汰吗?家长的焦虑和担心,很容易变成指责鄙视孩子。

让孩子很害怕自己会被比较被评价,很害怕自己会变成妈妈眼中的不够好的人,他最终也陷在情绪里。

很多时候,我们有个美好的愿望,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轻装上阵、展翅高飞,可是我们往往却用焦虑担忧害怕,又为孩子筑起一座高墙,把他困在其中,让他哪里也去不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聪明的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谨以此文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