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诗经——敝笱

诗经——风——齐风——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敝笱(gǒu):对制止鱼儿来往无能为力,隐射文姜和齐襄公的不守礼法。敝,破。笱,竹制的鱼篓。

梁:捕鱼水坝。河中筑堤,中留缺口,嵌入笱,使鱼能进不能出。

鲂(fáng):鳊鱼。鳏(guān):鲲鱼。

齐子归止:文姜已嫁。齐子,指文姜。

其从如云:随从众多。一说喻齐襄公仍纠缠不已。

鱮(xù):鲢鱼。

如雨:形容随从之多。

唯唯:形容鱼儿出入自如。陆德明《经典释文》:“唯唯,《韩诗》作遗遗,言不能制也。”

如水:形容随从人如水流不断。

破鱼笼子架设在拦鱼坝上,任由鲂鱼鳏鱼游进又游出。齐侯的妹子回到齐国来了,仆从如云啊多得不可胜数。

破鱼笼子架设在拦鱼坝上,任由鲂鱼鲢鱼游进又游出。齐侯的妹子回到齐国来了,仆从如雨啊多得不可胜数。

破鱼笼子架设在拦鱼坝上,任由这些鱼儿游进又游出。齐侯的妹子回到齐国来了,仆从如水啊多得不可胜数。

文以敝笱为题,何解?敝,破,损坏。笱,原指鱼篓,敝笱,就是破损的鱼篓。古时捕鱼有种方法,就是用石将河流截住,然后中间留下缺口,放上鱼篓,鱼篓将有倒刺,使鱼可进不可出,这样用以捕鱼。以石筑坝以截流,此坝称之为鱼梁。而鱼篓破损,何以捕鱼,以此为题,让我们一起看看下文以解其意。

文分三章重章叠句式,一层一层递进意思,却是对上一章的重复,所以,文之字义可解得很是简单。

鲂鳏,鲂鱮,这里都解为大鱼,那么三章的前半句,就是说明一个事情,用破旧的鱼篓捕鱼,是无法捕到鱼的,只有让鱼唯唯其欢。唯唯此鱼儿来去自如,完全不受鱼篓所限的意思。也就是空付其力,未建其功之意。

后半句之齐女,诗序说是文姜,关于文姜的故事,前文中介绍过。其人有才有颜,为齐僖公之女,齐襄公之妹,鲁桓公之妻,然因与齐襄公有染,后鲁桓公因其而死。至此,应该是位祸国殃民之辈。后续故事看诗经后续是否有写再解,本文之意止于此。而齐子归止,可以解为文姜归宁,或是文姜出嫁。不过无论是归宁还是出嫁,因其身份地位,都是从者如云的,所以才有后句其从如云,如雨,如水。

而将前文与后文联系起来,再加上文姜之所为,不难看出作者的用意。

鱼梁为礼,让人不可逾越,而如有逾越则有鱼篓为法以罚之,而鱼篓破,则法不严,使文姜这条淫鱼来去自如,而文中以齐子不讲文姜是谓其国。还是因为文姜的地位显赫,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代表齐、鲁两国之国体,如此不依礼法而形,是两国臣民之不幸,后事表明齐襄公杀鲁桓公险至两国于战乱。而一起战乱,百姓则必受其害,另一种就是上形下效,齐国之君齐襄公不能守其礼,下民效之,鲁国桓公不能制其妻,下民论之,而齐君之妹,鲁君之妻不能守礼,而两国乱之,由此,可见百姓必恨之。所以诗序说:《敝笱》,刺文姜也。齐人恶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就是此意。

而有学者认为,齐风自上一篇卢令起,就是进入齐桓公时代,而在此插一篇文姜又有何意,更是因为前文中,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都是在讲文姜之乱,而此是不是重复了。所以学者认为,齐子所讲为齐桓公,为何称其为子,是因为齐桓公未得诸侯之位,所以称之为子是尊称。而齐桓公归国时齐国乱象已生,所以用敝笱为喻。却因为齐桓公之治,抓大放小而使敝笱有其用,所以本篇是歌颂齐桓公之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诗经,看如何去解,如何去看,今天到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心中的诗经——敝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