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兰州大学
转载人:黄元香
作者:晓多
01
每年单位都会组织临时聘用人员的套转考试,考上的人可以由临时工转为合同工,身份的转变不仅意味着更加有保障,还可以拿到绩效奖,工资比原来多出3千多元,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员报名,同事小李报了名。
考前,别人每天下班的时候就早早回家学习,周末去图书馆自习室看书,小李刚开始也跟着一起,后来没翻几页,觉得看书太枯燥、考试的题太难,平时工作加班就没有去学,周末时候,朋友约就跟着出去玩了。每次考试,实际上没有复习多少。
所以,每次一起进单位的同事一个个都考过了,两三年下来只有几个没考过,小李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单位出了新规定,套转考试进行改革,过渡期内有考试次数限制,那些在过渡期内仍然没有通过的人就会被调岗或者辞退,今年只剩下最后一次,小李突然觉得无措、被打脸。
总是在等待机会,却并没有全力以赴。
02
大学开学第一课——如何过好大学,老师告诉我们一定要把四六级给过了,考过一些证,这些会影响到今后的就业。
那个时候,英语老师管的不严。宿舍的人提议逃课去玩游戏,叫上你,问你去不去。
“去!”你满口答应,就这样错过了一节又一节其实很重要的课程。
大一的时候,你四级没有过,对自己说“时间还长,大学好几次考试机会呢”
大二的时候,你在学生社团里成了所谓的部长、小领导,指挥着刚进来的新生搞这活动搞那活动,你很喜欢热闹,跟院里院外的牛人打的火热,没事儿都出去玩。
同学叫你一起去图书馆复习,你都没有心思,结果还是没过。
大三的时候,你开始学习英语了,但是看书看不进去,单词都记不下来,结果硬着头皮考试差几分,很遗憾还是没有过。
最后一年,你忙着实习,学校里的课程结束了你就找单位实习,你报了最后一次的英语考试,一边忙一边复习,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结果出来了,你又遭遇了滑铁卢。
你安慰到,英语没过四六级,能力强也能找到好工作,结果当你翻招聘简章找工作的时候,但凡看上的不错的企业都要求过六级,你在那里抱怨怀才不遇。
03
过年的时候,你被叫去参加同学聚会。
你当时学习真的不够努力,大概是班里上的学校最不好的学生吧,以至于都不想去参加同学聚会。
全班六十多号人,到场的二十多个。
觥筹交错间,大家嘘寒问暖,似乎每个人都过的挺好的。
经过一场高考,学习好的同学都进的是985的名校,有的还读了博出了国,一个个人生赢家似的。
有的毕业留在了北上广打拼,G同学硕士毕业以后留在北京的一家知名律所,现在年薪百万,不到3年就已经在北京买了房。
W同学在上海上的学,毕业的时候直接进入了外企,当时大多书人还没有年薪的概念、实习的时候只有800元,可是人家就已经随随便便拿到了二三十万年薪,后来又在上海遇到了现在的爱人,央企、海归还比他小四五岁,新婚甜蜜。
L同学回家创业,做的是文化传媒,两三年就已经有了3家公司,手下光员工就几十号,每天开着豪车到处商务谈判接业务。
进入体制内的F同学,这几年也在仕途上走的顺风顺水,短短几年就已经称为某局委的科级干部,买了两套房,计划着生二娃。
Z同学当时在班里很文静不起眼,现在成为自由职业者,做培训月入5万+,时间还很自由,没事儿就去国外旅游,朋友圈到处都是异域风光,这两年还健身练出了马甲线,兼职模特,成了当地的知名网红。
你越来越不愿参加同学聚会了,因为同学聚会上你看到和别人的差距,不仅惭愧甚至有些话都不知道怎么说。
04
你总是觉得,别人过的好是因为别人先天家庭条件好。
可是大多数都来自于农村或者小镇,真正的二代很少。
你总是觉得,别人所谓的成功不过是侥幸。
可是,为什么侥幸的不是你。
你总是碌碌无为,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可是“想变好”和“能变好”是两码事。
你总是羡慕嫉妒恨,巴不得别人都没有你过的好,可是然并卵,你可能只是过的很一般的那个。
你就这样自以为是的、慵慵懒懒的、毫无准备的长大了,二十岁甚至三十岁,可是你现在有什么?是不是当初的不努力,造成了今天的差距?
上学的时候,别人都在两耳不闻窗外事,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了两三遍,可是你却玩回来找人家的作业抄来抄去。
别人5点多就起来背单词,你却每天7、8点才起床,踩着铃声进教室。
别人周末的时候去书店,一待就是一天,你却在家追剧,跑到网吧玩游戏,一熬一个通宵。
……
你还总是说你智商一般,学习不在行,可是也没有见你其它方面在行,也没有见你德体美劳全面发展啊?
你总是说读书没啥用,可是你真的进入社会,用人单位要的都是985的名校生,学历文凭的确是一块敲门砖,可是你连门都进不了。
其实,一样的学识经验出来,除去那些背景特别厉害的,其他人起点似乎都差不多。
可同样的工作,学历高的比你学历低的工资高,名校的比你普通学校的工资高,在编的比你临时工的工资高。你加完班了,感叹自己打工为什么就赚那么点的钱的时候,对不起,你就值那么多。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你现在和别人的差距,你心里也应该有数。
05
毫无准备就长大了的人,只能挨生活的耳光。
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多岁,真的还有机会。
我看到很多身边人,加完班回到家,坐在电脑旁花一两个小时,敲击着键盘码字。
我看到很多身边人,在上下班的路上,听音频课程,边听边做笔记。
我看到很多身边人,早一个小时来到办公室,既避开高峰顺利到达办公室,列好一天的工作清单,打开番茄钟专心的看1小时的书,开始新的一天。
我看到很多身边人,一边带娃,坚持打卡学习英语、练字。
我看到很多身边人,周末去泡在图书馆,看书准备研究生考试。
......
我看到他们,想想自己,凭什么不去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