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郭强总分享的主题是“佛系新年的自然成长”,那我也做一些佛系的记录。
发现自己和郭强总有很多共同之处:
1 名字都带“强”;
2 都出生于小城市;
3 都生活于“单位”还很重要的年代;
我老爸在邮电局工作(邮电局是个历史词汇了,80-90年代时候,邮电局或者郭强提到的电力局,其吸引力不下于今天的BAT),特别容易理解郭强总提到的因为“单位”的因素可以加分的场景;
4 都喜欢郑渊洁;
在我的小学时代,《童话大王》是不可取代的精神粮食。那时候好像还没有报刊亭,报纸和杂志都是通过邮电局订阅。由于父亲在邮电局工作,我总是第一时间可以拿到订阅的《童话大王》。正是因为这个时间差,可以让我在小伙伴面前得瑟好一会。
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大灰狼罗克,是我整个同年的伙伴。
图片中这套郑渊洁是前几年买的,时过境迁,找不到当年的心情,只是为了偶尔的怀念。
5 都喜欢足球
从初中开始,我的所有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足球。三线小城市,没有草坪足球场。晴天,黄土飞扬;雨天,坑坑洼洼的球场变成一个一个的小池子。有一次雨天踢球,进球后被同学压倒在求场上庆祝。几天后,有一只耳朵几乎失聪了。到了医院,医生用镊子从耳朵里取出一块差不多有一个蚕豆那么大的泥块。回忆了一下,一定是庆祝时候脑袋被摁在地上摩擦,耳朵里面泥沙俱下。
那些年,疯狂地迷恋巴乔、巴蒂、马尔蒂尼。
我最想踢的位置是前锋,意淫着自己进球如麻、享受女生们的欢呼。无奈速度不快、脚法一般,不能胜任这个角色。
后来被同学们安排到了后卫的位置上,开始意淫自己是马尔蒂尼,艺术家似的防守,风度翩翩。无奈颜值与球风相距甚远,若干年后,同学说最适合我的模板是加图索,满脸横肉作风剽悍;体型也很像加图索,退役后的加图索。
这个环节上,可以看出来我和郭强总的巨大差异。郭强对于自己的认识很清晰、定位很准确;而我,总试图把幻想当作现实。
6 都做过房地产中介
那时候,白天在二沙岛、天河北、环市东,带客户看房。晚上回到密密麻麻的城中村棠下,人生中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接吻楼。两栋不同的房屋,阳台与阳台紧紧拥抱。打电话时候必须在阳台,其他地方都没有信号。
十一年前,在QQ空间上写过一篇关于郑渊洁的文章,写得啰啰嗦嗦絮絮叨叨。既然今天有同龄人再度提前这位儿时偶像,翻出旧文算是缅怀吧。
2009年4月14日
郑渊洁的书伴着我走过了整个小学的时光。因为认识了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成长多了不少快乐的回忆。
昨天无意中进入了郑渊洁的博客,重遇旧爱,一时心潮澎湃,花了4个小时把这3000字叠加在了一起。文笔拙劣,码了这么多字,无他,向儿童时候的精神偶像致敬。
为什么迷恋郑渊洁
随手荡悠网络的时候,不小心步入了郑渊洁的博客。读着郑渊洁的文字,脑海浮现的是童年的时光,那时候的我们阅读每一期《童话大王》。在很多孩子心中,它不是一本课外书,它如同《语文》、《数学》或者是《自然》课本一样重要,唯一的区别,期末不考《童话大王》。
多年以后重新读到郑渊洁的文字,如同重逢初恋情人,一直以为我已经把你忘了,原来你一直在我内心深处。原本想满怀深情的写点文字,阐述一下多年前的情感,不料工作日子久了,职业习惯使然,一落笔就喜欢分析,为什么20多年过去了,郑渊洁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日久弥新,粉丝横跨4岁到40岁?为什么80后的我依旧迷恋着郑渊洁?
文章部分内容参照了郑渊洁的博文,后面理论分析部分来自丹尼尔平克教授的《全新思维》,两位都是我喜欢的作家,照搬部分两位的原文纯属致敬和论证需要,见谅。
为什么80后的我迷恋着郑渊洁,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找到解释:
1先入为主
80后的童年没有QQ,没有魔兽,那个时代,文字是很有魔力的。收到一封远方的来信是件骄傲的事情,拥有几个笔友是一种时尚,如果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变为铅字,那你就是校园的明星、你就是郁秀、就是韩寒。在那个儿童文学匮乏的年代,《童话大王》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多年持续快乐的作品
2怀旧与情感叠加原理
“茕茕白兔,东奔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怀旧是种本性,人在回忆美好往昔时候可以活得一种内心深处的和谐。情感叠加原理的大意,人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书、音乐、电影)每看一次每听一次,都会注入情感,这种情感层层叠加口口相传,日子长了岁月久了,这种叠加的情感就会令这些作品高不可攀,为什么唐诗宋词无法逾越?因为千百年来,无数人在吟诵这些诗词,每吟诵一次它被叠加的情感就会高一些,情感越高的诗词越发有感染力,越有境界,所以,后世的人无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超过唐诗宋词了。同理套在郑渊洁作品上,20多年来,大家一直在阅读皮皮鲁、鲁西西等等,情感堆积了两代人,在这些读者心中,不可能有其他的童话人物来取代、超越这些人物的。
3经济危机的代替品经济危机,荷包缩水,阅读成为了旅游、吃大餐和看电影等休闲方式的替代品
4符合未来社会对人的期望前面分析到的一些原因,我觉得都还不够本质,不能完全自圆其说,例如,经济危机了,为什么郑渊洁作品销量大增,而不是张渊洁或者李渊洁?情感叠加了,为什么叠加的是郑渊洁的作品?我觉得郑渊洁作品之所以风靡20多年影响2代读者,最本质的原因是,它符合未来社会对人的期望。
以下的观点源于丹尼尔平克的《全新思维》,再次致敬。
一个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他在未来的竞争中才会胜出?结论,凡是可以复制的都不可能很值钱,一个人要想在未来竞争中获胜,必须训练提升6种能力:设计的能力、故事的能力、交响能力、娱乐能力、共情能力和探寻意义的能力。套用在今天的文章,郑渊洁的作品,20多年来把以上的能力诠释到了极致,它符合未来社会对人的期望,符合人性中最本质的一些特质,所以长盛不衰。
(1)设计能力
今天的人们不再满足产品仅仅只有使用功能,没有人会去购买一部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手机,即使他对于手机的功能需求真就只有这么多。郑渊洁对于文字的设计体现在他所设计的那五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郑渊洁绝对是中国文学界最佳设计师之一,只是差一个文学界的胡润来给他的作品量化、评估和颁奖。
(2)故事能力
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早在没有文字的时代,文明就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故事来传承。郑渊洁绝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能讲故事的人,他讲了25年故事,他还会接着讲下去,他的听众横跨两代,他的听众数以亿计,他的故事给他的听众构建了一个世界,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是朋友,是邻居,是一路走来,一起成长的玩伴。
(3)交响能力
这是一种整合能力,一个建立关联的能力,一种能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中找到规律的能力。你我如果看到一个下水道的井盖,唯一的反应绝对就是没有反应。而我们的郑渊洁却在思考,这个井盖下面可能关着囚徒,因为监狱里面囚徒过多,不堪负荷,转移到地下一部分;监狱下面可能藏着军火,它有被坏人发现的可能;他甚至还专门跑到警局,盘根溯源,为了弄清楚写着“污”字的井盖和写着“水”字的井盖有什么区别,他探寻的结果就是产生了一篇叫做《别当化粪池》的美文,我们看到井盖只能想到水管,郑渊洁想到的是要学会处理大脑中的信息,不要让大脑当一个化粪池。
(4)共情能力
如果你觉得什么共情这样的心理学词汇还不是很好理解,那么随手翻翻郑渊洁的童话,例如近期的《红枣女孩》,当你发现纵使你标榜自己七尺男儿而立之年不再轻易动情,却轻易被一篇千来字的文章打动,不觉泪水盈眶,你会由衷感慨母语的力量,好的文字共同的文化背景让我们的阅读产生了情感,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是女孩的情感,你懂,感受得到。
(5)娱乐能力
郑氏语录,一本书,无论你从哪一页看起,如果看了5分钟还没有吸引你,就再也不要看这本书了。郑渊洁的书,无论你从哪页看起,看了5分钟,就再也放不下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每本书都是如此,25年都是如此,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需要阅读所带来的愉悦,阅读所带来的娱乐。说真的,我已经记不清当年看得童话的内容了,我只记得它给我带来的快乐,那时候,《童话大王》是在邮局订的,邮局叔叔送来《童话大王》带来的快乐,要比今天发工资的日子还要快乐,因为《童话大王》是令我绝对地快乐,而工资表很多时候都让我不够快乐(销售工作,收入波动)。
(6)探寻意义的能力
先看看从郑渊洁网站摘录的:
皮皮鲁讲堂八大宗旨
一、发展想象力(通过指导、阅读郑渊洁童话,激发想象力);
二、励志(孩子通过和成功人士零距离接触励志);
三、品德教育(孩子通过在皮皮鲁讲堂受到尊重,学会尊重他人);
四、写得一手好文章(拥有两千万字作品的郑渊洁通过他的“郑渊洁作文训练六法”教孩子写得一手好文章);
五、守法(通过郑渊洁家庭教材《皮皮鲁和419宗罪》<全本>对孩子进行寓教于乐的法制教育);
六、做事方法(由郑渊洁教孩子用头脑而不是用腿走人生路);
七、构建自信(孩子通过在《皮皮鲁》杂志发表作品和参加“皮皮鲁作文大赛”构建自信);
八、培养幽默感(郑渊洁通过风趣机智诙谐的授课语言,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构建积极向上快乐的人生观)。皮皮鲁讲堂教育目的:健康 安全 善良 快乐 成功
很明显,郑渊洁并不满足于他的文字仅仅给孩子带来阅读的快感,他要从深层次缔造孩子们的品格,从这个意义来说,郑渊洁不仅仅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教育家。正是因为郑渊洁的作品以及他的为人从出道伊始到20多年一路走来,始终传递着这样的健康意义,无数长大了的小读者才会引领着他们的孩子走入郑渊洁的童话世界。有道理相信,阅读这样的作品,师从能够写出这样作品的人,孩子们长大后一定会具有正值、善良的品格。
啰啰嗦嗦写了一堆,终于快到罢笔了。最后,向郑渊洁致敬,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为数亿读者著书讲故事20多年,不知道这样的人是否可以算是旷古绝伦?在英文大行其道侵蚀着汉语的文化阵地时候,郑渊洁不仅自己笔耕不辍还在下一代中广泛进行中文写作教育,除了大声叫好,我还想对郑渊洁说声:老郑,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有无数的读者,我们不排外,不守旧,但是我们不会任由外来语言入侵。我们会操起钢笔或者是键盘,书写或者敲打着纯净的中文,我们和你一样坚信,在这个中国越来越举足轻重的时代,用自己的母语写得一手好文章,将会成为一种时尚,将会成为一种体面的谋生技能;用自己的母语写得一手好文章,将是时代的诉求,将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