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有绚烂,终将用孤独偿还!——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就曾听说书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且几代人基本都共用一个名字,很容易产生混淆,所以之前就做好了功课,找了一张布恩迪亚家族人员图谱,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整理和完善,最终自己又重新绘制了一张。

当然,这绝不是阅读文学作品的正常动作,否则阅读就失去了乐趣,变成了任务。不过,对于这本书而言,这样的方式很适合,一方面可以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构架,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家族图谱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看到魔幻故事背后的逻辑关系,也能更加清楚地知道在这七代人中,对于整个家族的命运,哪些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描写了多样的爱情,那么《百年孤独》则描写了多样的孤独。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马孔多的创建者,年轻时因一时冲动杀死了伙伴,一生没能释怀,始终与鬼魂为伴,这是无法言说的孤独;乌尔苏拉·伊瓜兰:一辈子辛劳,精神旺盛的经营、照顾着家族的一切,但后代没有人在意她,甚至到了晚年,成为了孩子们的玩具,这是一代人终将被另一代人遗忘的孤独;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拥有神秘的直觉,成为自由派领袖,发起32次起义、历经20年战争,最后体会到了战争给生活、给人们带来的苦痛,果断放弃最后的抵抗,孤独地在房间里制作小金鱼度过余生,这是经历了奋斗、看惯了生死、了无牵挂的孤独;阿玛兰妲:因为爱情心生妒忌,立下诅咒却意外伤害她人,一生背负悔恨,且缝且拆,为自己制作寿衣孤独终老,这是渴望爱情而求不得的孤独;

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和奥雷里亚诺第二,从小就互换身份,直到下葬的一刻才换回,这是错位人生、没有机会认识自己的孤独;费尔南达·德尔·卡皮奥:一个没落的贵族,在自己女王般的幻想中无法自拔,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自认高贵、无比虚荣、宅门紧闭,这是自我欺骗、虚伪度日、没有享受过友谊的孤独;雷纳塔·蕾梅黛丝:无法挣脱母亲的束缚,不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最后被送进修道院,至死不言,这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的孤独。

这个充满魔幻的故事,似乎在告诉读者,一切都是宿命,没有人能逃脱命运的车轮,甚至是每一个细节都被固定,不能被肆意改变,就犹如羊皮卷中写道:布恩迪亚家族,第一代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代会被蚂蚁吃掉。一切都早已注定。但作者在最后又留给了人们希望,因为“百年孤独”的故事将永远不再有。

这的确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但读者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故事背后拉丁美洲的近代化历程,马孔多——这个小镇百年历史,似乎就是拉美遭受殖民侵略、工业文明侵入、保守和自由党争、资本主义压榨的百年历史。在马尔克斯眼里,也许,历史本身要比这个故事更加魔幻,让人不能理解、来不及应对,被动习惯和适应。在历史的时间轴上,拉丁美洲,就是那块孤独的土地。

每个人都会孤独,仿佛这就是真理。书中的一句话我很喜欢:重要的不是我们经历了什么,而是我们记住了什么。没错,正是这份“记住”左右了选择,影响了人生。当然,孤独和寂寞绝对不是一回事,孤独更多的时候包含了主动性,而寂寞则是没有办法的百无聊赖。绚烂是瞬间的欢畅,平淡才是生活的常态,我们要善于和孤独签订协议,即便旁人不解,但那个动作依然优雅高贵。

王菲的《百年孤寂》,很适合做这本书的音乐背景: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没什么执着,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作为个体,终将逃不过他人的疏离和误解,或迟或早会被时代淘汰,既然孤独不可避免,那就愿我们亲近孤独、远离寂寞。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间所有绚烂,终将用孤独偿还!——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