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7

“有意思的课”就是“玩课”

孟令兵

“玩物丧志,玩人丧德”。但我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就得会“玩”,把课堂当做有趣的游戏,带着学生去玩,在玩的过程中,教师用深厚的专业文化底蕴去陶冶,用精心设计的课件去烘托,用自己的才艺去吸引,用真实的情感去煽情,用幽默风趣去调动……让学生觉得老师深不可测,让学生笃定你就是他心中有趣的灵魂,愿意跟着老师玩到底,这样的课学生才会感觉有意思。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有意思的课”呢?笔者结合专家的理论和自己的课堂实践,浅谈如下:

一、“有意思的课”首先是教师能“享受”课堂的课。课堂上教师激情四射,满脸微笑,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情感,师生达成高度默契,一节课教师沉浸在课堂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愉快地配合老师完成既定目标,课后教师回想起课堂情景,情不自禁的哼着小曲儿,满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享受”是多么“有意思”啊。

二、“有意思的课”一定是有内涵的课。它教学立意高,有多领域的系统的知识整合,有深邃的课魂,它有根有深度——预设问题的巧妙,生成智慧的自然,课堂有张有驰、有厚度,有学生思维的深刻度,有贯穿于课堂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传统文化意识,有家国情怀的渗透,那真是匠心独运处,精彩自然成。

三、“有意思的课”一定是学生紧张积极参与度高的课。课堂是所有学生的课堂,真正的好课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的课堂,能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脑动、手动、嘴动。课堂容量大、效率高,紧张地思维、紧张地讨论、紧张地练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要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灵互动。让学生动起来就是“有意思的课”。

四、“有意思的课”是能让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的课。如果教师做了学生能够做的事情,那就是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也剥夺了他们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要大胆放手,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如何玩转课堂,让学生在“玩”中想方设法地去探索新知识。课堂改革这么多年来,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目前不少老师在行动中还有很大的差距。据实际调研,课堂上教师(尤其是新入职的教师和那些级别较高教学理念落后的老教师)和学生争着说的现象时有发生,老师憋不住地想讲,甚至胡子眉毛一把抓,生怕学生遗漏了知识点。事实上,当教师讲得非常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课堂生成性资源早已消失殆尽。

杜威说过:“教育,不是告诉,更不是简单地告诉。”曾不屑于过去有些学校为了限制教师多讲,动用行政力量的做法,现在却体会到,强制性有时是走向规范、科学的必经之路。因此,把多年前教研会上提出的“三讲三不讲”与教材深度整合结合起来,用心去上课,放手去上课,用法国大革命时期马拉的一句话:“大胆,大胆,再大胆,我们就胜利了!”

五、“有意思的课”能上出“小课堂,大境界”。真正的课堂不是教教材,而是把教材当例子去拓展创新,创新是点燃,点燃理想;是指引,指引人生的航向!所以“立德树人”的课堂宗旨要贯穿始终,语文、道法、历史等学科,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阵地,编者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家、国、爱、奉献、意志······”等主题思想是隐含其中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挖掘、渗透,让学生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我们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六、“有意思的课”因教师而精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展示而自信”,学生精彩的表现让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起来。但是,学生的精彩追根溯源,源于教师创设的良好环境,宽松氛围;源于教师对文本的巧妙构思、精心设计;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智慧地运用生成的资源,把课堂推向一个个高潮!因此,教师精心预设的巧妙互动和教师的个人魅力绝对会为精彩的课堂锦上添花。

  总之,要想让课“有意思”,老师就得“有意思”,老师巧妙地设计就得“有意思”,老师淋漓尽致的表现就得“有意思”,这样学生就觉得上课就是“玩”,课堂自然就“有意思”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