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 望穿秋水也归国无门

大爱这句翻译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这部《敦刻尔克》在众多影迷等了又等,盼了又盼下终于上映了。这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剧烈的反响,爱的很爱,失望的也很失望。

这部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那场著名的大撤退。本来计划撤出三到四万人,最后却撤回了三十三万人,不可谓不成功。这场撤退在历史上也是一大谜题,至今对于希特勒为什么明明有机会把四十万英法联军全部歼灭,却下了停火令依然争论不休。

但无论如何,这场大撤退为欧洲联盟挽回了主要战力,这三十三万士兵成了日后二战战场上重要的战斗力量。

这一次诺兰并没有像以往战争片中利用大量的战争场面来表现战争的激烈和残酷,甚至德军几乎都没有露面,对敌方的表现只有散布的传单,偶尔飞过的飞机,投下的炸弹,零星的枪声和最后几个模糊的身影。整部电影只有不断的逃亡,失败,再逃亡,再失败,继续逃亡。

影片通过三条时间线,三组人物来讲述这次大撤退。港口的一周,两个英国士兵和一个法国士兵。海上的一天,应军方号召而开船而来的英国船长和他的儿子,还有儿子的朋友乔治,以及他们救起的英国海军。空中的一小时,两名英国空军。

这部影片并没有大义凛然的个人英雄主义,没有要拼死坚守战场的孤勇,只有疲惫不堪除了回家不做他想的年轻士兵。


图片发自App

英国士兵汤米在撤退的沙滩上遇到了正在从死去战友身上扒靴子的吉布森。远处正在进行伤员的撤退,两个人只是对了一下眼神就迅速的抬起了伤员,想要混上撤退的船只。他们一路狂奔,即使沿路的人们都在告诉他们已经赶不上了,他们还是一直向前跑去。

敦刻尔克这个地方他们一秒都不想待下去,有一点能够离开的希望都要尝试。他们终于跑上了船只,却又被赶了下来。于是他们悄悄的躲在桥桩下,想要找机会再溜上船。可还没等他们想好该怎么办,便看到刚起航的船只被击中了。

他们救起了炮兵阿莱克斯,三人又一起登上了另一艘救援船只,可这一次船只还是被击沉了,如果不是吉布森及时打开了船舱的门,汤米和阿莱克斯以及众多的士兵就要葬身海底。

他们三人返回了岸上,发现了一艘荷兰的救援船只,于是他们和另一队同样发现船只的小队士兵一起躲进了船只,等着涨潮时可以离去。可还没等来涨潮,却等来了德军的射击。船只开始进水,想要让船只浮起来,只能减重。

被吉布森救了三次的炮兵阿莱克斯却要把吉布森丢出船只,因为他怀疑一直一言不发的吉布森是德国间谍。可吉布森只是一名法国士兵,是盟友。即使这样,阿莱克斯还是坚持要让吉布森下船。汤米挺身而出保护吉布森,阿莱克斯却告诉他,如果他执意要护着阿莱克斯,那他也得下船。

汤米退开了,他说:“我想要回家,可是你们这样是不对的。”

这就是人性的真实。电影没有像那些渲染英雄主义,正义精神的影片那样,让每个人都大义凛然的只想坚守战场,为正义为国家捐躯,善良和盟友之情升华。这部电影只是很真实的反映了在一场战争中人性的表现。

就像一开始,法国士兵也想登船,英国的军官却坚定的说,不,只有英国人才能上。英国总理答应法国会带回一部分他们的士兵,却并不准备践行约定。

这才是真正的政治现实啊。

可在战场上依然存在着英雄。

当英国的海军军官最后决定留在敦刻尔克和法国盟军共同抗敌,才让我明白,之前当他看到大量船只而来,被问“您看到了什么?”,他回答“祖国”时泛红的眼眶,是为了可以保留国家的有生力量,而不是为了自己。才明白,军官不止意味着权力和更高的能力,更多的是意味着责任与担当。

当英国空军飞行员为了和德军作战,保护救援船只不被袭击而耗尽油量,最终滑翔降落到德军阵地,飞行员在被俘前,先点燃了飞机。才明白,尽管英国士兵质疑空军无所作为,空军所付出和牺牲的一切无人知晓,可那些船只知道,天空知道,空军自己的心里知道,他们无愧于整个国家和人民。


表白翻译

你可能感兴趣的:(敦刻尔克 望穿秋水也归国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