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中原焦点团队 肖巧风 焦点解决中级网络班第21期 坚持第390天原创分享 第四期约练挑战每周3次

学习心理学,“筑基班”第四课: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一、需要和动机

(一)需要: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用尽废退。孩子越用越有用,有用了才有参与感,才有价值感。

有需要了才有动机,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现在的孩子。比如说喂孩子吃饭,特别是老人当孩不愿意吃时,追着孩子喂,越喂越挑食,因为它不需要,当TA需要的时候自己就自然会去吃。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感觉到是自己需要的,就会愿意去学,热爱学习,喜欢学习,才能学习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马斯洛五个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疗法,现在的咨询流派大多受人本主义学派的影响。

3.随着条件好转,很多孩子前两个需要都满足了,很可能一下子就到了尊重需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可,有没有感到温暖,所以很多年轻人辞职。最低层次的需要是要让我们先活下来,然后才是精神的需求,生理的需求是最低层次的需求,动力也最大。

4.很多人达不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个境界,往往追求的是有钱有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哪些能给我们带来满足,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就感,所以能自我实现的人也特别少。

我们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可以去影响环境,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成长,不断觉察、提升自己,近而扰动整个系统,影响到整个系统以及周围的环境,最终还是要成长自己;

所有有情绪的地方,都是自己有需要的地方。

知道自己:需要~情绪~看重~在乎的是什么?

5.焦点:怎么看、怎么想?――认知;什么感受?――情绪;在乎什么?――需要。浮躁的时代,浮躁的人,浮躁的心,往往容易受到影响而偏离本心。

6.内醒、觉察。时刻提醒自己:我还在原来的轨道上吗?觉察自己,就清楚自己是否在自己需要的轨道上前行。如果忙的不是自己的需要,这时候就容易产生情绪。很多时候求而不得是我们紧盯一个大的目标,看看我们是不是目标定得太高,需求太多,就会有很多的情绪,情绪多又会导致恶性循环,怎么办?关注资源、优势、行动、已经做到的、拥有的部分,关注一小步的行动,当前做点啥能让自己好一点?学会为自己的生活留白。

7.学会与问题共存,调整心态,一个良良好的情绪状态至关重要。

(二)动机

1.动机跟需要有关,以需要为基础,与情绪密切的关系。做事四要素:情绪、关系、成就、希望感。

我们有情绪往往是因为我们在这个事儿上没有好的体验和感受。

2.诱因:外部环境。

评估:风险与成败的概率。

如果感觉太难,根本不可能做到,就不会有太大动力。诱因改变不了,但是可以改变认知。详细探讨诱因~更多看法,清晰了,认知改变了,啥都改变了。(S—O—R)

3.典型的思维模式特点:容易以偏概全、糟糕至极、联想丰富。一点事就扩大化,消极的认知,想到的往往是坏的结果。

对付的法宝:具体化。(不是劝,而是陪伴梳理,讲究顺势而为)。

云手三步法:接住~顺势后退~顺势回推。

4.当孩子有情绪或者是来访者有情绪的时候,我们不要跑得太快,要身后一小步,作为好水引子,有时家长跑得太快,以至孩子跟不上,往往越催越拖拉,拖延是一种信号。

5.内驱力:要有内动力。提升动力四要素:情绪、关系、希望感、成就感。  

二、能力和人格

(一)能力:是完成一件事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包括:流体智力、晶体智力。20岁以后流体记忆会下降,晶体智力会随着经验的积累增加记忆会上升。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以不要去跟别人比较,有比较了也接纳自己的比较,尽量做到不比较,比较也是想更好。

(二)人格:指的是人品,心理学的人格指的是人的脾气、秉性。

1.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格是稳定的。万一哪段时间突然有了大的变化,就要当心。比如内向,忽然变得很开朗,外向开朗突然变得沉默不语,闷闷不乐等。人格是气质和性格的综合体。

2.气质是先天的脾气,没有好坏之分,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反应慢。

性格是后天的态度,有优劣、好坏之分。比如:认真~混。

3.我们经常会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态度决定命运。我们可以被过去所影响,但是不会被过去所决定。

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遗传、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尤其受遗传因素影响太大,但不否定后天的努力,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最高程度的变化。成功 = 1%的灵感+99%的汗水。谁的论证1%决定了后边的99%。但是该努力时还要努力,通过努力可以改变遗传因素带来的一些影响。因为遗传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

4.接受生命的限制,但是绝不放弃希望。

四种气质类型:没有完全的好坏之分,大多人都是混合的,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进行调整,完善自己,通过学习,生活中的气质也在发生变化。

胆汁质:三国里面的张飞、西游记里的面孙悟空、水浒传里面的李逵,暴躁、冲动。

多血质: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八面玲珑,西游记里的猪八戒。

粘液质:沙僧,很稳定。

抑郁质:林黛玉

5.恋爱黄金法则:价值观相似,性格互补。

三、社会心理学

1.与人最密切的,研究的是人在社会中的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包括怎么去适应这个社会。

2.社会功能:是否有问题看一个人的社会功能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有症状,但社会功能还好,就带着症状去生活;如果社会功能受损,就需要家庭的支持;如果受损严重,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专业治疗。

3.社会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社会角色需求是否能完成,角色需要是否能正常进行、关系如何。有一些情况也没有关系,对问题解决的努力反而可能会导致问题更多地留存。

接纳:有就有吧,那咋了?大不了能咋滴?

释怀: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处理问题的不当方式才会最终成为问题。对问题如何看,把它当成了问题才是问题。

不纠结:例如:孩子学习不太好,只要尽力了,不好就不好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就是在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和认知。重新认识重新建构,最终达到"知"的变化。

4.殊途同归。心理学内容太多,一生都学不完。就比如看到周围有好多树,好多分杈,当顺着一条道往上走时,到最后就会合在一起了,这就是道家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道统一、万物归一。站的高了往下看风景就会不同,当持续10年后,20年后,30年后……会怎么样?持续走下去,才会看到不同的风景,看到不同的东西。但大多人很浮躁,学几天就觉得我懂了,这有啥呀?

5.社会心理学:要理解和描述行为,必须要考虑人和其所处的环境。

勒温提出的公式:B = F (P , E)   行为=函数(人,环境)

B是行为, F是函数关系, P是人,E是环境。

保持未知态度,不要断章取义,应该了解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产生了这样的行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说了什么样的话?

例,恋爱期间说:讨厌。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语义不同。

例: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我们以为的,并不一定就是我们以为的。千万别以为自己听懂了,对方没有反馈,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说了啥。哪怕我们认为是那个样子的,也要问问对方,这就是脉络:好奇、具体化、澄清、未知。这样才能了解什么人?什么环境,什么行为?意义是什么?思考是什么?态度是什么?认知是什么?影响是什么?这样才能进入他的世界。相信在他的世界里,他一定有他的难处,有他的道理。

6.很多时候沟通不畅,就是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对方。

7.个体: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从出生开始完成社会化、完成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出生时是自然人,从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社会化:说话、学技能、与人交往、怎么学习、取得成绩、社会规则、品德、道德、生活能力、良好的社会规则……,这些都是在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再大一点,学习安身之本,完成社会角色,靠什么活下去?

社会化是终身需要的,因为时代发展太快。之前是人过30不学艺,现在人到60仍学艺,活到老学到老,活到八十还学巧。

心不老,人都不算老。实际年龄+15岁才叫老,无论活到多大始终加15岁——最帅东北大爷王德顺,地地道道沈阳人,往往会认为人老了,记忆力也下降了,自我暗示,自证预言,应不断突破,保持心态年轻。

8.掌握生活技能:父母给的太多,反过来还会受埋怨。感觉孩子太慢,包办、代替,除了让孩子学习好以外,几乎所有都是家长在做,应该把他的责任的还给他。

要毁掉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就替他去做哪一部分;要毁掉孩子全部的能力,就全部替TA去做。

9.遵守社会规范:是否有培养,是否足够欣赏,是否更多地注意。

"还小"的思想养出了多少熊孩子。如果某一块没有注意到可能就栽了。教育的路上多去了解、发现、定义、改变、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具体化,一小步的行动,达成的目标。

10.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

11.目标与理想:空心病:总想着赚钱,没有太多的目标和理想,没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要。家长更多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习,从初中→高中→大学,大学之后呢?没有目标了。没有长期的目标、理想支撑他的人生,导致抑郁的多。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为什么而努力?家长告诉最多的,就是学习,大学,工作。

目标与理想是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是让人活着的关键因素。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帮助更多的人,才会更有力量,更有动力。

有一个爸爸对孩子说:“孩子,你要努力,你老爸我是不行了”。孩子说:"你都不行,凭啥让我行?"。

我们应当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活出自己生命的状态,带来积极的影响,完成社会角色。没有完成很正常,越讲道理越烦,建立良好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问TA怎么想?怎么看?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兴趣和爱好是学习路上最好的老师。

陪伴 + 等待 = 成长与改变。

自我实现。是一种成功的感受、是一种美妙的体验,放松、幸福、有价值、高峰体验。

12.自我:又叫自我意识、自我概念。

定义: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不一样。

罗杰斯: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更重要。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为你是谁?会直接影响你的状态,情绪状态,行为状态,生命状态。这就是标签效应。

例:《心中的发卡》中讲到有一女孩一直认为自己不漂亮,有一天买了一朵带花的发卡,她感觉周围的人都很喜欢她,所以她也感觉自己漂亮,到家以后站在镜子前准备取下花发卡,一看花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掉了。她感觉自己是好的,那么她呈现出来的生命状态就是好的。

人呈现出来的生命状态,和自我概念密切相关。别人喜欢的是你喜不喜欢自己,是本人呈现的生命状态。通过学习,修正自我,过好自己,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呈现自我最有魅力的生命状态。

自我概念的形成:源自于周边人对自己的评价,把外在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评价,最终形成自我概念。不接纳自己,往往内化了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凡事都有其两面性,不自信、自卑也不一定是坏事,多年的陪伴支撑,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努力,反而促进我们成长,取得一定的成就。

13.自尊:人受自我意识的影响,形成自尊。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两方面。分高自尊和低自尊。未来想要啥?现在能做啥?焦点五聚焦。

不给自己贴标签,自信、客观的评价,敞开心扉,努力学习 完善自我,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所有的症状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

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透过现象看本质,厌学是孩子对自己生命的抗争。与症状共存。就能更多地走近他了解他,看到他的力量,看到他想更好的心。

影响自尊的因素:

一是亲子关系:爱与规则并存。亲子关系尽量和谐。考虑社会化的其他方面。亲子关系好自尊就会比较高。很多的状况其实都是因为关系出了问题,就在关系中修复。用关系问句,看重的人?在意的事?

生命即关系,其他皆枝节。

二是正向反馈:关注人而非关注事。多关注正向。

三是选择参与。不要专挑难的、能力达不到的。选择相对能完成的,符合自身能力的。

能力与挑战要匹配。

四是及时觉察,合理比较:跑自己的。跑偏了,就觉察,微调。学习也可以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互动方式,增加自己的心理灵活性。

二、读书分享

持续每日阅读第366天,有声打卡第365天,专业提升学习第84天

三、健康打卡11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