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了一种没嘴巴但不会死的动物,想表达什么意思?

《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䍺。”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没有嘴巴,不吃东西也能活着而不死,名称是䍺(huán)。

生命之轻,犹如一张薄薄的纸片。生命之无奈,犹如疾风中的一粒尘埃,有着太多的不由自主和太深的无奈。三界之中万物生灵,终究逃不脱生老病死,六道轮回。不知道多少梦想随着生命的终结戛然而止。也许人民很早之前就在探寻生命的奥秘,如何才能长寿,或者更直白一点,怎样才能永生。也有多少帝王天子最终躲不掉一抔黄土的宿命。也许是带着一点期望,古人在《山海经》中记下了这样一种不死的生物。

嘴巴不用多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进食和交流,还有呼吸。很难想象到没有嘴巴的生物是怎么生存的。《山海经》中记载的唯一一只没有嘴巴的动物出现了,古人称它为䍺,和普通的羊很像,且不论到底是否存在这样的动物,也许古人想要传达的是另外一个种意思呢?我们常说“祸从口入”,有的人贪恋口腹之欲,结果百病缠身,有的人贪图口舌之快,结果众叛亲离。文中表达的意思,无口即不可杀,就如同能够完全压制住自己的欲望,就没有什么能够打败你。正如《道德经》中所讲的“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至柔那便是至刚。真正达到一种境界之后,即便杀伤力再大,也无处着力。

道家有一种养生的方式叫做“辟谷”。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并且佛家也认为,少说话能积累福报,舌乃心之苗,心静则舌静。少讲话能不造口恶,节约精气。世间之人总是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实际上语言的表达是很肤浅的,心的交流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古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人们要慢慢学会观察自己的内心,起心动念要觉知自己。千万不要口出狂言。

回到现实,那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这种无口之羊呢?的确有一种叫做高鼻羚羊的动物和《山海经》中的描述很接近,但它并不是没有嘴巴,而是因鼻部特别隆大而膨起,向下弯,盖住了自己的嘴巴。乍一看的确像是没有嘴巴的羊。如今高鼻羚羊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至于古代中国是否有过它的踪迹,现在无从考证。但是有没有其实并不重要,也许古人只是想借助此物表达一个道理,那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不造口业,才能积累福报!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海经》记载了一种没嘴巴但不会死的动物,想表达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