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读一本书

 我最近喜欢上了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疑惑,虽然自己也想了许多办法,但还是觉得力度不够,方法不精。昨天,看到王主任在群里分享的链接——《如何啃读一本书》,我被吸引了,赶紧打开好好读一读,学一学。

真正的阅读意味着将心灵沉浸在书房里。在快速和多元化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如何沉下心来真正去啃读一本书呢?这是困扰我们许多人的一个难题。李利老师首先告诉我们:啃,不求快,是一点儿一点儿地推进;啃,力求深,是一步一步地深入,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借助外力和工具。

需要啃读的书大概有三类:“高高在上”的经典作品,自己读不懂的大部头,对自己有价值的急需品。这三者大多数时候是重合的。

啃读不是目的,啃读完一本书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在啃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顽固的自我认知碰撞,在碰撞中不断擦出新的火花。(啃读一篇文章也是如此。)

啃读落实到技术和方法层面,我们可以换个词——批注。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批注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在文中,李利老师给我们分享了肯读一本书的六步法:

1.文本转换,电子批注。

2.猛火煮开,慢火细温。

3.认同之处,拓展延伸。

4.反对之处,谨慎批驳。

5.不足之处,查找补充。

6.定期总结,构建体系。

第一,书本批注。它的优点是省事、快捷。看到哪里,写到哪里,心脑手并用,随看随写,比较方便。看完了,也批完了。以前读书的时候我经常会采用这种方式在书中做简单的批注,但是我在批注的时候往往下笔很快,书写会稍微潦草,后期整理不太方便,也不便于和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因为书中可写批注的空间毕竟有限,也会限制自己思维的展开。

第二,进行电子批注。这个方法近期我用的比较多,易于保存和分享,感觉效果特别好。如果是电脑操作不太熟练的老师,前期会觉得比较麻烦,不过没关系,只要你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你就可以有多种途径可以找到你想知道的方法。电子批注首先需要把纸质文本转化为电子文本,制作成一个Word文档,然后进行逐字校对,校对的过程也是重复阅读消化的过程。具体的方法步骤是:

(一)猛火煮开,慢火细温

有厨房经验的老师都了解,熬肉首先要大火煮开,再小火细温,这样肉的味道才会全部出来。读书也是如此,先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全书,对书籍大略有所了解,对框架和基本观点有所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正式下笔前一定对整本书至少要速读两遍以上,然后确定两个问题:书有没有价值,有没有能力读。

(二)认同之处,拓展延伸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常常有这种感觉:呀,这个作者说的和我心里想的一样,我也这样觉得。对于认同之处,我们可以进行拓展延伸,寻找书籍和自我之间的一个连接点,用自己的生活实例来为文本做注脚。比如我在阅读韩素静老师的《做温暖的老班》这本书的“不伤害,是底线”这一章节时候,感觉书中写的仿佛就是我身边的故事,很容易和作者产生心灵共鸣。于是我就一边读一边把自己和身边同事的一些做法批注下来,同时也针对书中的一些方法建议进行反思、改进。

(三)反对之处,谨慎批驳

对于反对的地方,我们要大胆而谨慎地批驳,敢于结合实例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作为读者,既要对经典保持尊重,也要尊重个人的真实感受,因为读书是我们自己在读,是读给自己的。

批注要打破自我思维限定,不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纳彼方之思想为我所用,同时要不断打破权威,建立个性化认知的过程。一味地否定文本,一味地崇拜作者,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也不是阅读的态度。就像我读韩素静老师的《做温暖的老班》这本书,当我读到“算式明白一个道理”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发现这个问题怎么和我之前的认知不一样?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于是我就去查找,居然发现韩素静老师书中的描述是错误的!


这就是一个自我思考认知的过程,如果我自己不思考,一味地崇拜韩老师,不敢质疑,不去探究,那我肯定就接受了一个错误的知识。

(四)不足之处,查找补充

我们在阅读时,出现读不懂的情况是很正常的。比如我读于洁老师的书《我就要做班主任》,书中有一个故事《种树郭橐驼传》,我之前没听说过,不懂于老师为什么要提到这个故事,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就去百度上搜索了这个故事的原文、译文、注释、赏识、创作背景等。查找的过程就是补足短板,学习新知的过程。就像李利老师说的,我们应养成一种意识:对不理解的地方,要学会查找专业文献,写一篇小小的“文献综述”,以读促写,以写代读。

在批注的过程中,只有当自己用尽一切办法都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再去寻找同伴和导师的帮助。如果我们遇到问题马上就去问别人,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中断了,下次阅读同类型和同等难度的文本时,我们还是读不懂、读不下去。相反,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思考得越深入,学习也就会越有价值,再经过导师的点拨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同时,阅读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再去阅读同类文本就会简单很多。

我自己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喜欢探索方法技巧的人,遇到不明白不会的,我习惯去找去查方法,我要自己把方法学到手,而不是找别人帮我解决这一次遇到的难题。时间长了,掌握的方法多了,我就成了别人眼中所谓的“高手”。

(五)定期总结,构建体系

随写随批,常有灵感闪现,批注记录长留“纸”间,这是它的优点,但零散的批注长期不加总结,就容易成为垃圾。不加组织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往会褪为无效信息。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批注始于整本书,亦终于对全书的总结和概括。这个概括既是对全书的梳理,也是为阅读批注画上一个暂时的句号。所以我会定期对自己曾经的批注做一个系统的分类整理。

经典作品常读常新。随着成长和阅历的增加,我们对书籍的认识、理解和吸收也会发生变化。第一遍读可能只能吸收30%,第二遍读就可能吸收70%。我们第一遍读对作者是完全认同,佩服得五体投地,但第二遍读就可能会有批判,有反驳。

李利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宋代欧阳修的读书方法,叫计字日诵。也就是说,我们在对一本书进行批注前,可以先对这本书的体量有个了解,大概有多少万字,难度心里有个底。还要根据总字数和阅读难度、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考虑书本的章节等,确定每天大致要完成的量,就像欧阳修所说的:“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知?”只要每天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我们一定可以啃读完一本书,继而啃读完越来越多的、难度越来越大的书。

坚持啃读需要极大的毅力,但只有开始,才能继续走下去;只要努力坚持,就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啃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