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高知父母,我们为什么焦虑?

百度图片

昨天一篇《哪怕你清北毕业,也没法让孩子保持精英: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清的内卷现实》火爆了朋友圈。

文章中揭露了教育焦虑:大多数城市中产家庭,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父母,正在陷入一种可怕的情绪中:那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比不上自己,无法实现代际上升。

是的,这种焦虑广泛存在。我和孩子爸爸作为高知父母的一份子,深深地体味着、加深着这种焦虑。

无论是北京价格堪比黄金的学区房,还是选拔标准超越牛津的上海名校;无论是标配的必须从娃娃抓起的英语,还是必须具有的音乐美术舞蹈运动各种特长,都深深地体现了我们的教育焦虑。

海淀牛娃,从两岁开始学英语,学前必须学会1000单词,小学三年级要通过类似初中水平的pet,五年级通过类似高中水平的ket;同事家一年级的小朋友,200以内加减法100道题5分钟解决;语文呢,每天一首唐诗三百首。

别人家的娃那么牛还在努力,怎么能允许自己的娃普普通通还不努力呢?于是呢,语数外各报一门辅导班,外加语文阅读和作文培养,当然,英语口语更不能放松。对,还要有艺术气质和强健体魄,于是音乐美术和运动也要坚持,一通骚操作下来,一年的工资已经所剩无几。随着钱包空空下来的,还有行程安排紧凑的各种送娃上课工作。

就这样,家长用瘪了钱包,花光了时间,却依然不能保证自己孩子有光明的前途。

就像文中所说的,留在北京的高智商父母越来越多,孩子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再加上还有个“智商均值回归”的问题,即人类的智商会围绕均值波动,并不意味着高智商的父母生的孩子越聪明,父母的智商高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智商高。

所以,我们的孩子未必会超过我们。

可是,身为父母,本能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吃成龙成凤,哪怕有一点希望,父母也会拼尽全力。

所以,我们拼尽半生积蓄,也将郊区的大房子换成老旧小区的拥挤的小房子,只因为那个房子可以上一个比较好的小学;

所以,我们拼尽金钱和时间,全身心地呵护孩子成长,希望他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有时候,我们也会想,自己上学的时候并不辛苦,成绩依然门门优秀,有多少父母从小山村、黄土高原凭借优秀的成绩来到北京上海一线大城市?但最后,我们会想,不行,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还是要从小从严抓起。

有时候,我们也会感叹,寒门出贵子,多少在艰苦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有坚韧的品格和优秀的品质。可是,把我们的孩子放到艰苦环境中,我们愿意吗?

所以,即使我们知道孩子的未来未必优秀,我们也愿意倾尽所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身为高知父母,我们为什么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