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人问津又何妨

今天,无意中读到一篇叫做《乏人问津的滴滴司机遇害案》的文章,方知滴滴又出事了,只不过这次出事的是司机而不是乘客。

对于滴滴,我想大家记忆犹新的是,2018年3个月内连续发生两起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乘客案件。人命关天,广大网友不依不饶把滴滴推向舆论风口浪尖,甚至有不少自媒体吃人血馒头大量炮制爆款文章,一时间喧嚣无两。陷入千夫所指境地,滴滴除公开道歉、撤人外,被迫宣布无限期下线惹祸上身的顺风车业务。随即,交通部等10部委入驻滴滴开展现场检查,狼狈不堪的滴滴进入整改期。

数月平静之后的滴滴,遭遇司机遇害案,却没有引起广泛关注而上热搜,甚至都没有什么人评论,确确实实乏人问津。这让一些偏袒滴滴的网友很“受伤”,认为乘客遇害时,你们这个大V、那个自媒体掀起舆论惊天巨浪指责、鞭挞滴滴,恨不得要把滴滴掐死就地埋葬。如今,滴滴司机遇害,依然是“滴滴、司机、凶杀”这些足以引爆网络舆论的元素,你们却无声无息,是何道理?

今天读到的这篇文章基本上就是这个调调,为滴滴打抱不平的味道很浓。作者一通怨妇言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广大网友的失望和不满,不但说出“生命是平等的,可在新闻食客的眼中决然不是”这样的话,甚至将去年和今年冰火两重天的关注度差异,上升到“群氓的偏见”的高度。虽说作者对于一些网络偏激行为和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看客心态的批判不无道理,但把这些与滴滴联系起来,不免让人觉得矫情。

生命确实是平等的,任何无辜遇害都是令人悲痛的,这个谁也不能否认。但单纯从案情看,此次司机遇害是一个偶然事件,虽不能说跟滴滴完全没关系,但基本上可以归为小概率事件,跟顺风车乘客遇害案件并不同。滴滴在顺风车乘客遇害案件中有着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而难逃被指责下场。而此案,我们唯一可指责的几乎就是那个因厌世而痛下杀手的19岁年轻人。

虽无人关注,但滴滴在案件发生后所作所为可圈可点。3月24日上午,大约案件发生后10个小时,滴滴公司即发表声明表明立场、态度以及将采取措施。随后,CEO程维发朋友圈去表达悲愤心情,并委托总裁柳青带队前往湖南常德司机家中慰问、安抚家属。这与去年顺风车事件后,滴滴迟迟无动于衷,直到4天后才公开道歉,形成鲜明对比。客观讲,去年整改以来,滴滴的安全保障措施为完善,乘客出行安全系数大大增加。遇到乘客投诉,客服服务态度也是热情有加,让人感动得不给他个五星评价都很过意不去。

据说,目前加入滴滴平台的司机超过1000万,每天订单量在2017年即突破2000万单。如此庞大的车辆队伍和交通运输量,又几乎是全天候24小时运营,稍不注意就会出状况。在关注乘客安全的同时,滴滴也要积极关注和保障司机的安全与健康。网约车平台本质上提供的是一种中介服务,无论用手机叫车的乘客还是通过手机接单的司机,都是滴滴的衣食父母,应一视同仁,得到平台同样的尊重和保护。在保护司机的措施上,滴滴可以尝试对不同司机采取按城区、分时段派车机制,并且想办法对乘客也进行评价与判断。

网约车给大家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已经毋庸赘言,网约车光明前景也不需论证。滴滴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服务做好。而眼下,除了做好遇害司机家属慰问和安抚,则是尽快检讨司机安全保障上的疏漏或不足之处,又何必在乎案件是否乏人问津呢?

多说一句,我至今对于优步与滴滴合并表示极大遗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乏人问津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