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社交相关度并不与知心程度呈正比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认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第一种是友直,也就是正直、刚正不阿的人;第二种是友谅,即宽容讲诚信的人;第三种是见识渊博的人,他认为同这三种人交往就是有益的。与之相对的三种损友则是:性格暴躁的人、优柔寡断的人、心理阴暗的人,他认为同这三类人交往是有害的。

现在的社会中,人都极其复杂,人与人交往频繁,不像古时候难得见一面,再见就是半生,书信交往三年五载才见只言片语是常事。我们朝夕相处的同事,可能有时候暴躁,有时候怨天尤人,有时候正直,有时候自私,有时候诽谤他人,有时候又能坚决的站在和你共进退的角度。没有古时候孔子所教导的社会里那么单纯的人际关系模型,这时候我们怎么办呢?先绝交然后再交朋友么?或者有时候绝交有时候交往么?弹性地无尺度地交往反而更容易失去人心,让人冷眼相待。

什么样的朋友该交?什么样的朋友不该交?这个问题和审美一样,太个人化了,没有标准答案。有人交友随意,各个阶层、三教九流的人全都来者不拒,乐于结交;而有的人在交友时却又有着太多的原则,看不顺眼的不交、话不投机的不交、兴趣不同的不交、有过不愉快经历的更不交,显得不够灵活,弹性不足,但不管什么人,都有交到真心朋友的渴望,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冯梦龙有句话: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这个就很好解决了交友深度的问题,有些人可以作为知心朋友,多数人不过是相识满天下,把他们继续作为微信中基本不联系的熟悉陌生人即可。现代聊天工具会帮助你筛选出你的常用联系人、次级联系人、基本不联系的人、从不联系的人。却无法帮助你走入人心,得到知心。现代多媒体工具让人们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方式密切相关联,却又更加彼此疏离。

只要活着,你就免不了和各种层级的朋友或者社交相关度不同的人打交道。遗憾的是社交相关度并不与知心程度呈正比,这才是现代社会的我们如此喧闹又如此孤独的根本性问题。

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在交友上始终恪守这样一条标准:不和任何同事交朋友

此前,在盛大担任总裁期间,唐骏把这一标准运用到与同事及老板关系的处理上。在担任盛大总裁的四年里,唐骏把职业中的激情与理性把握得恰到好处,在和老板打交道的过程中,将双方的关系做到了泾渭分明。“我从来不跟陈天桥交朋友。开始的时候,他还会约我周末打球或是喝茶,我全部拒绝。后来他也就不再约我了。”唐骏认为这是国内很多职业人士的一个误区。他们认为一进入民营企业就要先跟老板搞好关系,就要和老板沟通好,变成朋友关系。但是要知道,一旦成为某种朋友之后,相互之间就会变得随意,尊重也就随之消失,而且很多问题处理起来将不再那么方便,因此,唐骏坚决拒绝和老板成为朋友。“这四年间,我跟陈天桥不做任何私人间的交流,不交朋友。我们之间一直保持着距离,同时也一直保持着相互的尊重。”而在唐骏正式提出辞职之后,他却握着老板的手说:“我以后可以跟你交朋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社交相关度并不与知心程度呈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