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跟“谁”在一起的时代
这是一个回归“学习”本质的时代
跟着苍蝇会找到厕所
跟着蜜蜂会找到花朵
跟着千万会赚百万
跟着乞丐只学会要饭
在今天,我们和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与智者为伍,我们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伴,我们能登上高峰
——题记
识网师一见倾心
“七零后”且仅是中专文凭的我,面对教育的不断改革,深感压力巨大,为了“不落伍”积极、主动参加着各项线上、线下培训。随着年龄及教龄的增长,外出线下培训的机会渐渐地没有了,而线上的培训收效又小。
2019年6月的某日,在我们县城民中一位语文同行的微信朋友圈里读到了几篇我极感兴趣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来自一个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于是我便私下关注这个公众号,并开始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在他每天发布的文章里,我渐渐明白了提升自己的路径。更庆幸的是,向李老师“求学”中的某日看到了一则“新网师招生的简章”。
“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还是免费!还有全国知名教育人士授课!......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恋人”吗?
无数次的阅读招生简章;无数次的查询“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相关信息;无数次的“核实”朱永新、李镇西等知名教育家。
如此盛大的“团体”、如此心动的“导师”,让我渐渐流露出无比的喜悦,因为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恋人”、自己的“依靠”、自己的“家”。
凭感觉、凭二十年来我的“求知”经历和极度渴求,它们和他们让我一见倾心。对,很高兴在着困惑之年遇到他们,毫不犹豫选择他们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恋网师情有独钟
当然地,我担心与这位优秀的“恋人”措施良机,我担心竞争“对手”太多,便连夜“奋战”,在招生简章发布的第二天就提交了自己的“答卷”。
“漫长”十多天的等待后,录取张榜公示如期而至。我有幸被录取,自此漂泊数十年的“学子”找到了归宿。
“开学前”的十余天里,每晚一期榜样老师叙事分享或新网师学员培训,从晚上七点半到十点左右,我作为新学员认真聆听着他们在新网师的学习经历,认真聆听着他们学以致用的教学以及管理经验。众观他们的所做所为,体验他们为教育的奉献,体会他们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中的“乐趣”。
通过与新网师十余天的“相恋”,我了解到许多我未曾想过的“怪像”:年长到五十多岁已经退休“入学”的有一大批,年小到二十多岁刚刚参加工作“入学”的也有一大批;第一学历是中专文凭而“入学”的有一大批,第一学历是研究生毕业而“入学”的也有一大批。
这样的拥有众多“奇特”的一大批的学习“共同体”,真可谓:与众不同!真可谓:相同尺码的人聚在一起相互学习!
这样的与实体学校“相差无几”的教学模式,这样的看似繁琐的流程,也真可谓:新网师之特。她需要每位学员的淡定、冷静、平静的思索。就这样,我与之便“情有独钟”!于是在短短的十几天里我和“新网师”进行了完美的一场“恋爱”——相识后的相恋。
依网师不离不弃
“线上不离”
反复查阅、考证着单、双周不同的众多课程:《整本书阅读》、《中小学阅读教学设计》、《民主与教学》、《静悄悄的革命》、《家校共育》、《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那么多自己急需提升的科目。我不顾众多讲师和组长的温馨提示,哪怕再苦再累,我至少得选择两门以便尽快成长自己。
我最终决定选修陶新华教授主讲的《积极心理学》和李镇西老师主讲的《民主与教育》。
追随着李镇西老师从国内教育走向国外教育、从爱心教育走向民主教育。
乌克兰、丹麦等国外教育的良好形态,爱心与民主的真正体现,这一切无不让我仰慕追随。“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尊重的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并明确指出专制教育是“非人教育、听话教育、共性教育、等级教育、守旧教育”......如此众多的“教育新理念”,李镇西老师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考证娓娓向我们道来。
在李镇西老师的指导下,四个多月中阅读相关的四本书籍、听取李老师的四次讲座以及完成四次学以致用性的作业,让我收获不菲。平生第一次真正用“民主和爱心”检视并指导着自己的教学,不再以所谓客观的家长和学生因素为借口,不再以所谓的工作繁忙无时间顾及为理由。在期间的教学中,我俯下身、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课堂上教授知识顾及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接受情况;周末加快了家访的进度;更为“稀奇”的是学着记录自己美好的教学行为......
拜李老为师,在他四个月的谆谆教诲中收获这一切,我实有感动,于是结束这门课程后,为了给自己将来的教育教学有所指向,撰写了一篇题为《做有温度的教育》的文章,愿自己在教学中更有爱心、更能民主。
追随着陶新华老师从儿童心理到成人心理、从学校现象到家庭现象。
陶老师讲授的这门课程的阅读教材是《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和《持续的幸福》。哎!作为所谓的“知识分子”,还真的“当之有愧”,竟然不知:什么是幸福?竟然不知教育中有如此多的积极心理策略可以“采用”。又是一次“打击”,更是一次洗礼!
什么是幸福?
美国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认知疗法主要倡导者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在其卓著《持续的幸福》一书中写到:一个人想要达到蓬勃人生,就必须有足够的PERMA。这5个字母代表幸福的5个元素。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幸福必须具备这5个方面元素:
P=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E=投入(engagement);R=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M=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A=成就(accomplishment)。
这就是幸福,若把这一幸福运用到教育生涯中,若问你是否是幸福的教育人?
若你肯定!那么,你就得:对教育事业有“积极的情绪”(而事实是就全国而言教育事业是大学生们别无出路的无奈选择——当然也有原本爱教育事业的部分积极分子);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起码的书都不喜欢读、更不带领学生阅读,这不算投入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人的喜好和自由不便多言);做与教育事业有“意义和目的”的事;取得一定的教育“成就感”(教育的成就感从何而来)。
达到这五个元素,你就是一位幸福的教育人,否则充其量只能是一名较为合格的人民教师。相比而言,我倒是千真万确地受到了“打击”,索性我认清自我的不足,索性我在陶老师的教导下明确了今后较长时间的教育中努力做到这五个方面。
那么,我们又怎样提升幸福?或者说怎样做才能促进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拥有“积极的心理”呢?
请跟随着陶老师走进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中的“有效的积极心理学练习”:通过“感恩拜访练习”学做知恩图报的人;通过“三件好事练习”减少抑郁、更幸福;通过“突出优势练习”挖掘自我优点,发挥自我特长;通过“积极主动回应式练习”让别人更喜欢你、更愿意和你在一起......看似简单,甚至可能想着无用,但只要坚持去做,一定时间后就会有很大的改变,你、我、他就会成为一名幸福、乐观、积极的中国公民。试想:一个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的人、一个发现不了自我优势的人、一个不积极主动交往的人......其背后会是怎样巨大的压力和痛。
四个半月的学习中,陶老师为我们进行了五次视频授课并为我们批改了四次学以致用的“实战”训练作业。至于我所得到的的提升和转变,我再多提。在结束课程后我撰写了一篇题为《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的文章,告诫自己或者同仁作为教师要“慧眼识人才”,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做好因材施教。
“线下不弃”
2019年12月6日,我千里迢迢奔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参加在武城实验中学举办的“新网师读写社高研班”交流、学习。这是我加入新网师第一次活动,也是最为疯狂的一次“历程”。
我能参加这次“高研班”学习,可谓“一波三折”,是“坚持创造了这一奇迹”:一是“高级研修班”太高大上我这种“低能儿”蹭不上边;二是我们的上级主管部门向来不太在意类似的学习培训;三是我在单位请不到假、报不了差旅……可是,这样的机遇岂不是我梦寐以求的“锻炼时机”,我该怎么办?
初读新教育、新网师,最让我受鼓舞的一句话是: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对,坚持真的就有奇迹,就会有连连不断的惊喜!我得坚持,哪怕报不了差旅费,哪怕请不到假,哪怕和同事换课,我都要坚持参加这次千载难逢的“修炼”。
魅力的新网师,诱惑的新网师,神奇的新网师!东道主的热忱接待,百名“雄狮”赴鲁西的盛会,武城的这个寒冬亦温暖。就这样,我在武城实验中学“惨遭”了两天的“洗脑”。
两天的“高研会”我认真聆听了: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孙影老师以《读成优秀,写成卓越,精彩课堂》为题的“读”的经历与乐趣;新艺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博士余国志老师以《阅读与写作——我个人的一些奇谈怪论》为题的“奇谈怪论”;青年作家周子湘老师以《在写作中找到自己——小说实践几点谈》为题的写作指导;《中国教师报·教师成长周刊》主编、记者马朝宏老师以《读书、读人、读己》为题的“谈读书”;新网师郝院长以《写作的本质》为题的“鼓舞”性讲座。
还安排有王辉霞、周娟、何刚、房旭静、郭晓琴等五位榜样老师生命叙事;也有新网师附属学校优秀“读写社”代表赵明辉、王秀丽、蔡春莉、杨柏春四位老师的闪电演讲。
新网师能够如此神秘地造就“天才”、创造奇迹。此行不菲、加入新网师不悔。相比之下,我竟是如此渺小,枉为人师。新网师让我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找到不得不努力读书的理由。
两天的“高峰论坛”圆满结束,“学以致用”、“各行其责”,接下来的任务是在教育中读、在读中教育。
返程也可谓“一波三折”:由于雾霾,航班由延误到改签,又由改签到停飞。我无比的焦急——我是“瞒着”领导和同事换课利用周末来参加这次盛会,我得如期到校迎接省督查组来开展教育扶贫复核工作,我得......网师人的坚强,必有奇迹与好报!在家人们的关心下,我沉住了气;在山东莱芜一位陈氏新知的帮助下,我辗转到德州高铁站,再到郑州站,最后改乘航班飞往昆明。虽然迟一天返回学校,但这一次的历程是我“追新”路上最有价值的,也为我留下美好的记忆,毕生创作了第一篇历险记——《追“新”历险记》。
作为“网师人”在新网师这个平台学习了半年,在两门课程导师的虚心指导下、在榜样老师的引领下、在“家人们”关心和帮助下,我除了得到“量”的提升,更得到了“质”的转变。仅仅半年,我恍然一新:主动迎接学校安排的重任、用真正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俯下身倾听学生的心声。无论是教育,还是生活,都充满了积极与快乐。好似身边也多了几多不一样的同事和朋友,上级教研主管领导也有很多事来“劳烦”我......
随网师幸福完整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是坦然的、自信的、胸有成竹的,而这一切,都需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以及丰富的教育理论。在多变的现代化教育中,不变的教师只能通过读书获得这一切的教育自信。
比如,多读书让学生们爱上我们的课堂,因为读书就是在和大师们对话,大师会引导你怎样创新教学思路;多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因为读书就是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做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多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因为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学会反思,因为读书会让自己有很多的想法,从而反思自己的工作......
教师的使命是搞好教育!什么是教育?
用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钱理群的话来说:“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
我国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发起者朱永新博士说:“教师的读书不但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诸如新网师郝晓东院长在其卓文《终身学习也是一种减负》中写道:教师的负担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家庭负担,这是由于家庭成员多、生病、经济收入低等造成的;第二类是事务负担,这是由学校安排了太多与教育教学没有直接关系的迎检、评估、填表等事务造成的;第三类是专业负担,这是由于自身教育专业水平低,不能胜任工作而形成的。
减负减什么?郝老师认为主要是关注第二类和第三类。因为对于第一类负担,只能由教师及其家人一起来努力克服,有时,需要时间来解决。更多时候,也得接受现实,接纳命运。而第二类事务负担,如迎检、评估等或许不是我们作为教师能改变的。所以,从教师而言,更需要重视减去第三类——专业负担,因为这是自己能主宰的。要减轻专业负担,最好的途径是学习——终身学习。
学习是一种信仰,读书是最美的姿态。面对教育新时代,我坚定信心“读书,读书,再读书”。
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如果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我们与谁捆绑在一起,这很重要!一个人与不一样的人在一起也会出现不一样的价值!一个人在不一样的平台也会体现不同的价值!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相信在后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选择新网师并在新网师这个家庭里,在讲师们和家人们的指引下,成就自己“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当然地也成就学生“过上”一种愉快完美的学习生活。
赞网师智者高人
新网师就是这样:赞之不已、取之不竭;新网师人就是这样:数之不尽、学之不尽!我的这一切——半年胜似十年的提升和转变,归功于一位“智者”——新网师,归功于一位“高人”——新网师。
我深信:以智者新网师为伍,将造就不同凡响的自我;以高人新网师为伴,将登上不可攀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