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母校

回首学生时代,已经如迷雾一般,只留下依稀的轮廓,再也看不清往日的情形。

朱自清先生说,太阳他有脚啊,日子为什么总是这样匆匆呢?

周五有一个听课的机会,与同事兼校友再回母校。往昔的师范学校,如今已经变成了一所初级中学。我们在里面当学生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

进大门就开始疑惑,是左拐还是右拐?好在拐弯处都有校园保安一路引导,一直开到最里面体育馆的门口才找到了停车位。而听课地点阶梯教室却在一进大门的右手边。一路指认一路回头。

体育馆紧临操场,操场还是那个操场,操场边的银杏树似乎更见高大。上了师范后,体育课一跃升为主学科,地位与义务教育时不可同日而语,体育老师再也不生病不请假了,缺了体育课甚至要补了,简直让人一时难以接受。那时候学校运动会是年年必办,足足的一周时间,自由、喧腾、狂欢。运动会期间食堂每天上午大课间提供加餐,食堂自制的大肉包子味美多汁,至今想起仍然垂涎,唇齿生津。晚上不用上晚自修,餐厅提供免费电影,各间教室电视任意看。自由的时光多么美好,校园小情侣们也趁机偷偷牵手,可惜当年的我太晚熟,只能与同宿舍的同学一起满校园游荡,偶尔恶作剧,故意去惊起一滩鸥鹭。

体育馆西侧是当年的宿舍楼,当年舍友们大都初次离家,从刚接触时的疏离到渐渐熟悉后的夜夜卧谈,舍友关系更超越了普通的同学情。如今初级中学是就近入学,没有住校生,往日的宿舍楼作什么用呢?不得而知。

再向前是小商店的旧址,小商店杳然无踪,只有一坯孤墙,昔日课间人挤人人挨人的繁华早已随岁月流逝。

拐弯处是往日的大餐厅,放学的铃声一响,从教学楼到餐厅的路上立刻如千军万马奔腾不息,半天下来,人人都是饥民。排队打饭,盛况空前。吃饭时如风卷残云,奇怪,似乎在餐厅从来没有悠悠闲闲的吃过饭,都搞的着急忙慌的。所以桌上常常有遗失的饭票。那时候吃的也多,周末早上常常一个宿舍派个代表买了馒头油条到宿舍吃,有一次我负责买早餐,四个馒头四根油条,被值班老师发现了拦住我,我心里有片刻慌乱,然后忙解释,舍友生病了我帮忙买饭的,老师问为什么买这么多,我说两人一起吃的,咱们都农村来的,吃的多。弄的值班老师也无话可说,只好放行。

过餐厅后是图书馆,我们排值周的时候曾负责过一次图书馆,藏书甚多可惜读的太少,那时候还流行写信寄信,大量信件到图书馆,再由值周同学分发到各班,乐趣多多。

餐厅正对着当年的教学楼,昔日楼上的生活点亮了我们的青春,教学楼后的水杉特别直特别高,玉兰花的叶厚实油亮,李树杏树似乎还在,捧书阅读的姑娘雕塑一如当年。

到了我们听课的阶梯教室,不是当年的建筑,但对面的科技馆却是我们的老朋友,当年新盖,化学老师曾将实验室的钥匙交给作为化学课代表的我保管,让我方便来拿器材。坐到阶梯教室里,浑然回到故地,重入课堂,虽然母校变化巨大,但我们依恋的情怀随时间流逝反而更加浓郁。走在母校的路上,心中忆起的都是当年事情,仿佛穿越时光,我们还是海师的不足二十岁的青少年学子。

相册里载满了记忆,毕业季走遍校园的角角落落到处留影,满眼都是青春的模样。再回首世事变迁,母校还是我们的母校!

                    2020年11月28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回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