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的本质下


我们先列举“发热恶寒”和“发热恶热”两个热型来加以分析。


如图所示,假设这样两个宝宝的当下体温都是38℃。以现代医学对发热的观点来看,他们并没有什么差别,一样的发烧一样的温度,治疗方法上也不会有多大差异,都同样是以抗生素退烧药来消炎,退热治疗。然而,在发热的基础上,加上“热型”的观念后,再来观察,两个宝宝的体态上出现了很大的差别:一个是在四肢蜷缩着,恶寒怕冷,即使身上裹着厚厚的被子,依然颤抖;而另外一个宝宝则是在扬手踯足,怕热喜凉,似乎想把身上的衣被都摆脱掉,以散开热量。由此可见,两个宝宝虽说体温一样,热型却截然不同。

那么,造成两个孩子的体相差别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以发热恶寒的孩子为例。一边发着烧一边还怕冷,这是为什么?这说明身体的体表组织想要保存着体温,不想将它散失掉。那么这些温度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们在常识里有这样一个经验:感冒了发烧怕冷,喝点姜汤暖和一下,出一身汗就好了,身体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够出汗。由此看来,机体通过肌肉摩擦、颤抖,制造热量,是为了经营一次发汗。而发汗的目的,是为了将体表组织里的异物排出。无论是细菌也好,病毒也好,侵入身体的体表组织后,人体都要做出排异反应,而发热本身,正是身体本能排异的一个反应。

再来看一看“发热恶热”的内涵。

身体在发烧的同时,不怕冷,反而怕热。从不怕冷这一现象我们得知,身体的体表组织没有向外排异的趋势,因为本能没有意向保护这些体温来出汗。那么这些热量是哪里产生的呢?不在体表组织排异,那只能是在身体的内部,比如消化系统了。将热型结合其他的症状,比如不大便、腹胀、口渴等,我们可以推理得出结论:正因为是在身体内部做出的排异反应,体内的高强代谢消耗大量的物质产生了很多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对于体内的脏器和体表组织来说是不需要的,因此肢体做出增加散热面积的动作,表现出不恶寒,而恶热的意相。

由此我们对发热的本质做出这样的结论:发烧,是人体的本能在面对外来侵入物质的时候,无论是生命的还是非生命的,而做出来的排异反应。无论生命本能是想从汗腺,还是想通过大小便、眼泪、鼻涕等,只要是有孔窍的地方就有外分泌,有外分泌就有排异。所谓排异,就是要排出体内不需要的一切。尤其是在受到外来致病物质侵入的时候,生命本能第一时间调动一切机能,一定要把它们从最便捷的路径,以最高的效率排出。当排异通路有障碍,基础代谢不足以满足这种排异的需求时,身体会加速血液循环,提高代谢增强分泌,加快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换,于是,我们发烧了。

以这种思维再来看待发烧,即使有致病微生物进入身体了,我们也不一定就会发烧,关键在于本能的排异有没有障碍,如果排异通路没有障碍,我们的身体就有可能在没有任何感觉的情况下完成了排异,和对待我们正常的代谢产物一样。只有在排异通路有障碍时,身体才会加强代谢,为了把异物尽快地排出体外。所以,身体发不发热不是任何致热源所决定的,而是在于生命本能有没有提高代谢来完成排异或者维持生存的需要。

而传统中医所说的热型,就是用来认识本能的排异通路的。

对比现代医学的见解,我们会发现,我们认识生命不再是以机械的眼光,不再是遵循自下而上的因果关系。而是真正地把生命看成了生命,并且尊重生命的自性,顺应生命的本能。然后再去顺势利导地帮助。也唯有如此,才能不重蹈过去那样的去干预、去控制、去破坏生命之覆辙。

最后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加深理解。发烧的过程好比我们家里进来了一窝老鼠,这个时候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打开门把它们赶出去。因此在赶老鼠的过程中我们会忙碌、会慌乱、会消耗体力会累得出汗,可能很少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还闲庭信步般优雅地驱赶老鼠。所以,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在体相上看,就是发烧了。

身体发烧了,怎么办?家里进老鼠了,怎么赶?如果真的想帮着赶,就得先看明白这家人想往哪儿赶,然后再去帮。而另一种态度则是强行压制这家人,警告他们别赶老鼠了!这样敲锣打鼓的不影响邻居吗?有老鼠又能怎样?把它们炸死在屋子里不就行了吗?

于是乎,我们听到一声巨响,老鼠们横尸地板。有没有漏炸之鼠,不知道。寻视的同时发现屋里的家具也被炸得焦黑,窗子也坏了。家庭内环境的和谐,也就从此开始动摇。

帮助我们的本能排异就是往门外赶老鼠。而抗生素、激素的强制退烧,就是连人带鼠一起打。

由此来看,作为医生不去帮助生命本能排异,而在想方设法退烧,压制发烧、破坏本能的举动,是多么的愚蠢啊!如果连这种认知行为也还敢自称是科学,就是连科学也一同羞辱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烧的本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