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1.眼中有文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 《阿长与山海经》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这个单元的内容都是小人物的故事,所选的文章的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他们身上又常闪现品格,光辉,阅读这些文章,可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用深情而幽默的语言,既写活了这个地位卑微,命运不幸,性格多面的小人物,也表达了对她无限的敬意和感激,以及深切的怀念与同情。整篇文章,先抑后扬,情感脉络,跌宕起伏。叙事不避闲笔,摇曳多姿,文章除了直接写阿长的内容,还穿插了许多闲笔,语言幽默,形象动人。 1.脑中有目标,彰显文本怀念主题。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有:注重熟读精思,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句,感受文章的意蕴。为此,我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围绕“阿长”所写的几件事。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阿长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小人物”阿长内蕴的人情美、人性美,理解儿时鲁迅和中年鲁迅不同视角间的情感转换与通联”。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第三次接触鲁迅的作品,学生对鲁迅的作品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鲁迅这个文学大家也有了一些较为系统的认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升,但这种认识往往又流于表面化和肤浅化,再加之作品的年代离现在有些久远,学生生活经验的相对匮乏,对于把握阿长的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认识作品今天的文学价值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宜温故知新,宜联系生活,宜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法 【设计理念】“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金钥匙”,本课中,我把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辅以适时点拨、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1.学法 1、圈点批注法 2、诵读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研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琅琅书声中,品味,理解,感悟。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解决难点问题。 四、胸中有流程,达到授之以渔效果 。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这句话写于1926年3月,是鲁迅生命的呐喊。此时的鲁迅大病初愈,在他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在他病中祈祷“永安”的时候,他眼前闪动的即不是他的父亲,也不是他的母亲,更不是他的乡亲们的身影,而是他的保姆阿长,可见阿长在鲁迅心中的地位。那么,阿长是谁?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有什么魅力引发鲁迅如此深情的怀念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专门为她写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二,知“琐事”,“初识”阿长。 阿长是谁? 建立档案: 本名: 职业: 外号: 家庭: 婚姻状况: 。 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过渡:保姆,就是负责儿时鲁迅的吃穿住行。在朝夕相伴中,她们之间又是怎样相处的呢? 1.“我”和阿长 默读3—29段,看看文章围绕“我”和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1、限时5分钟。 2、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批注。 3、句式:阿长与 阿长与小风波 阿长与床位 阿长与福橘 阿长与规矩 阿长与故事 阿长与隐鼠 过渡:在这些事件中,分别将喜欢的事件放进红榜,将不喜欢的事件放进黑榜,并将空白处做好批注,结合事件写一写阿长的人物形象。 红榜 黑榜 小结:鲁迅写了阿长这么多的黑历史, 五、“我”眼中的阿长 1、速读3—18段,说说儿时“我”眼中的阿长是个什么的人?说明理由。儿时的“我”对其情感如何? 要求: 用这样的句式说话:儿时的“我”眼中的阿长是个的 人,因为 儿时的“我”眼中的阿长是个粗俗的人 儿时的“我”眼中的阿长是个迷信的人 儿时的“我”眼中的阿长是个多事的人 儿时的“我”眼中的阿长是个说谎的人 儿时的“我”眼中的阿长是个大大咧咧的人 儿时的“我”眼中的阿长是个没有文化的人 儿时的“我”眼中的阿长是个让“我”讨厌/憎恶的人 但从详略安排上,哪张榜单上的事情写的比较详细?(红榜)到底是什么事情让小鲁迅的情感发生如此大的改变? 在回忆与阿长相处的六件事中,儿时的“我”眼中的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过渡:原来阿长是一个粗俗/迷信/多事/愚昧/大大咧咧的人,还让我讨厌,甚至憎恶的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做出了令我“全体都震悚起来”的事情——给“我”买《山海经》。 走近山海经 《山海经》时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和语言故事。 1)第19段第一句写到“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里的“渴慕”可以换成“渴望”吗? 不能,因为“渴慕”两个字写出了“我”渴望到了极点,甚至产生了一种迫不及待的爱慕。 (2)“我”为什么会对一本《山海经》产生那么大的渴望呢?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我们已经了解到,当小鲁迅问先生“怪哉”这虫的事情的时候,受到了先生的呵斥,在他的生活中,只能读所谓的“正经书”,但是这些书在孩子们看来,是枯燥无味的。而《山海经》则不同,它“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所以,《山海经》对于小鲁迅来说,不仅仅只是一本书,还是另外一个世界,激发了他强烈的好奇心。 (3“我”那么想要得到这本书,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呢?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4)这里说到:“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里的“别人”是谁? 家长、老师等等,身边看似能解答“我”问题的人,却都不肯回答我。 (5)可见,大家都不懂“内心”的渴求,而“我”却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那谁懂呢?这时候,阿长也来问了,但是“我”面对阿长的询问,是怎样的态度呢?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我”对阿长是不抱希望的。 (6)以上层层铺垫,“我”是如此渴望得到《山海经》,而却一直得不到,而身边的人也不理解“我”,面对阿长的提问,“我”也是不抱希望的,所以当阿长把山海经拿到“我”面前的时候,“我”的内心该有多震惊、多感激。自此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面对阿长买《山海经》这件小事,作者要用分量那么重的词了。 4.我们一起来读一下阿长拿回《山海经》对“我”说的那句话:“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注意读出阿长该有的语气。(高亢,感情浓烈) “哥儿”这个称呼,表现了阿长对小主人的爱恋和亲热,而“三哼经”三个字,是没文化的阿长的误读,正是这样的误读,显得尤为感动。我们想象一下,不识字的阿长在寻找《山海经》时会经历多少的困难,她是怎么向店家描述的呢?她一次就能成功吗?接下来,带着自己的理解,我们一起再来读一下这句话。 1.“别人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孩子由此引发思考:别人认为是闲书,而阿长理解,山海经是神话是自由的象征,孩子最需要理解。 教师请几位学生起立分角色朗读段落,感受此时此刻“我”的情绪。 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阿长呢?(板书:朴实、善良、慈爱) 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悟心声: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朝花夕拾》中有哪些地方提到了阿长。 (展示PPT)当我们回看人到中年时的鲁迅写下的《朝花夕拾》时,我们就会发现,阿长是书中一个特殊的存在。阿长在鲁迅的生活中,除了是个保姆,还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有朋友、亲人、人生导师等) 教师补充:母亲是专制的,不在意他感受的,但阿长的出场总是带着故事的趣味性的。《二十四孝图》中她看到图便可滔滔不绝讲故事;在百草园中讲美女蛇故事,保护我的求知欲和好奇力,在父亲和书塾严肃的封建教育之外,给小鲁迅打开了民间文化的另一扇窗,也可以说是童年封闭生活时鲁迅的精神乳母了, 明确:阿长是鲁迅的朋友、亲人、人生导师,更是精神乳母! 所以作者更多的是怀着感激、怀念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除此之外,你们觉得还可以有哪些情感呢? (例:第30段,将我视为亲人,而我却最终连她叫什么也记不得了→愧疚) 教师总结:这种想要表达感激、怀念、愧疚情感前,先写一段“黑历史”的手法叫先抑后扬。 这种手法让鲁迅这颗感激、怀念、愧疚之心更加强烈了。(板书:将黑板上的词语连成一颗爱心) 请学生齐读最后一句,再表鲁迅对阿长的深情怀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读三遍 1读出思念2读出同情3读出愧疚)教学设想:悟“心声”,体会深情。以读促悟,从结尾的文字中体会中年鲁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悲悯、感激、祈愿,以及对每一个母性生命的敬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长与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