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文】及【作业要求】
李克富‖你连规矩都不守,我懒得跟你扯淡!
(1)思考您是与人为善?还是个性懦弱?
(2)掌握“阿伦森效应”并举出您生活中的例证!
李克富‖精神分析的假设
(1)巩固阿伦森效应;
(2)回答4+3与3+4对猴子而言为什么不同;
(3)复习精神分析的人性观
【作答】
⑴“与人为善”还是“个性懦弱”?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思考的,从清晨看完老师的文章,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却等晚上睡觉时,仍然回答不了。可能因为我经常“与人为善”但却并不想把这归于“个性懦弱”吧,可是“与人为善”的外在表现,确实不那么“刚正不阿”,十之八九都显得没有底线,没有原则的退让和顺从。
所以,要问什么,先得搞清楚出是什么?百度出【与人为善】的释义:
与人为善
与:偕同之意;为:做;善:好事。原意指偕同别人一道做好事行善。现指善意帮助人。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这样看来这的确是一种出事方式,或者是君子修身养性的一个至高标准。
将“与人为善”还是“个性懦弱?”这个问题回归到老师的文章中去理解,似乎就不难理解老师会有这样的发问啦,语境不同,意义便不同。
今天老师的这篇主要讲了:学员漠视“文章点评训练营”群规及制度,以及管理者对待违规者应有的处置态度问题。我查阅资料后,认同以下论述:
管理学上讲:制度有情,管理无情。就不要怕员工走人。(在此可以理解为:不要怕因为“严管”而导致有人离开训练营。)
制度的出发点都应该是与人为善。网上曾传过一篇热文名叫“制度是绝情的”。真是胡址。它把制度中的处罚制度当成制度主体了。
什么是制度?首先,制度是一种生产与生活及财富分配的理念、道德与战略模式、管理模式;其次,制度是实施层次上具体的组织、人资源开发与绩效管理、薪酬、各项管理流程、各部门各业务流程及素质行为等规定;再其次,制度才是处罚规定。
制度有情,意味着我们在制定制度时,要明白制度是为社会、为大多数人服务的,要为社会、为大多数人带来尽可能大的价值、利益、效率、方便、安全。这些问题处理得好,就会赢得人心,最大地减少执行时的抵触情绪与人为阻力。
但制度执行的管理必须不讲情面。任何人都不喜欢受到约束,制度本身就是对人的约束,要求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做出改变,这会让人不习惯,不舒服,甚至伤害到某些人的利益。难免会产生制度与人的矛盾冲突。但制度有底线,如果对少数破坏制度的人妥协让步,就会损害集体与用户的利益,就会让制度失去威严而执行不下去。所以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实质上是一种塑造人的过程。
不敢处罚、有特例、落实难的制度不要制定
不能被严格执行的制度就不要写,起码你的权威还没被破坏。制度化管理的精髓就是在于必执行,没有特例。有特例的制度你就不要写,既伤害团队,让员工觉得不公平,又伤害你的权威。
敢于严管,就不怕员工走人
《商君书·靳令》中,商鞅曰:“行罚,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大白话就是说,制度管理一定要用好处罚,对于较轻的犯罪如果施以重罚,那么轻的犯罪就不会来,重的犯罪也就不会发生了,从而达到用刑罚遏止刑罚,以收到不用刑罚就做成事情的效果。
有的管理者担心严管与处罚会使员工流失。如果制度管理从一开始就说在前面,严格检查严格执法,该罚罚,团队反而容易接受。既使有员工流失也是你不想留的。如果先宽后严,可能员工抵触情绪大些,但也不要因此放弃严格执法。可能会有员工因此离职,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留下一支既守纪律又能干的队伍。
不搞哥们姐们的熟人文化
管理者与下属称兄道弟的结果是,下属犯了错误,违反了制度,上司抹不开情面不了了之。后遗症是下属得寸进尺,不拿制度当回事。
各级管理者应该在关心员工的同时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不宜建立个别的亲密关系。咱们是工作关系,契约合同关系,公事公办,一视同仁。就会没有心理障碍,该怎么来就怎么来,规规矩矩,照制度来,该奖奖,该罚罚。明白人都知道同事之交和朋友之交的游戏规则不同,公司是干事业、赚钱的地方,追求友谊交朋友最好到外面去交。这样事业和友谊都比较纯粹,少纠结。
应该老板做好人,干部做恶人
美国原国务卿科林·鲍威尔谈到自己选什么样的副手时说到,“我总是选那种比我狠、比我恶的人。遇到事情,我扮好人、唱红脸,他做恶人、唱白脸。” 这是古今中外管理界的老板与干部的最佳配合。
俗话说得好,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执行处罚,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对于那些不愿得罪人的干部,特别当你需要他扮演恶人角色的时候,他却缩手缩脚,无动于衷,你不要容忍他,要能够狠下心来撤换他。否则最后出来收拾乱局的必然是你,而不是你的下属。
根据我的经验,那些对下属该罚不罚,把恶人推给他人或老板做,自己做好人的管理者,其中有两种人值得警惕,一种人是性格懦弱,另一种人“非娼即盗”。“非娼即盗”就是说该管理者,要么在拉帮结派、以图要挟公司谋取不正当的小团体利益,要么这小子己有异心,正骑驴找马,时刻准备着拉人另立山头或带人投靠其它公司。
所谓“与人为善”和“性格懦弱”也许从根本上是因为所处位置不同,处事的出发点不同,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⑵
举例论述“阿伦森效应”
相信大部分人对“黑转粉”、“路转粉”、“粉转黑”等词并不陌生,大多是发生在娱乐圈里的明星身上。生活中,我们可能也常常面临着需要让别人对你”黑转粉”的情况。
比如在职场上,你曾经因为很强烈的反对过一个同事的工作,现在对方对你还是很有隔阂,关系比较尴尬,现在有个项目需要你和他共同完成,面对这个曾经跟你有过隔阂的同事,你该怎么拉近与他的距离呢?
在社会心理学里,人际吸引有一个原则叫做“得失原则”,是指他人对自己评价的改变,比原始评价本身更能影响自己对他人的态度。
阿伦森(Aronson)等人1965年做过的一项实验,将实验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
第一组:被试收到的评价始终对其褒奖有加。
第二组:被试收到的评价始终对其损贬否定。
第三组:被试收到的评价对其先褒后贬 。
第四组:被试收到的评价对其先贬后褒。
这个实验研究了人们对这四种不同类型的评价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反应。研究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这就是“得失效应”,又叫“阿伦森效应” 或“增减效应”: 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举个例子,你一开始就粉一个人,就没有人家路转粉给这个人带来的印象深刻,如果是黑转粉,那这个人一定会更加珍惜这个粉。所以,不要担心,只要恰当的转换下自己的说法,就能让别人觉得非常的受用,而且还会非常珍惜你的转变。
比如还是职场上那个例子,你可以跟这个有过隔阂的同事说,“之前我觉得你那个项目缺乏论证,但后来我看了你做的前期工作之后,疑问全打消了,我支持你,之前的事希望你不要建议。”你这样一说,对方就会觉得你开明、客观、实事求是、有话直说,还会让对方特别珍视你,更会重视你的看法和观念。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应用人际吸引的得失原则。一方面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造成他人对自己印象的由好变坏,而应努力逐步强化自己的优势表现,逐步加强别人对自己的好印象;一方面在形成对别人印象的过程中,要避免受增减原则的影响而失去客观公正性,同时,还应逐步发展对别人的积极评价,逐步密切彼此的关系,让别人越来越喜欢自己。
【狙公赋茅】之庄子见解
何谓朝三?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什么是“朝三”?它是关于一个猴子的训练师,他去到他的猴子那里告诉它们说:“关于你们的栗子,我早上会分给你们三升,晚上分给你们四升。”
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所有的猴子都变得很生气,所以那个养猴子的人就改口说:“好吧!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然后那些猴子就觉得很满意。
其实,这两种安排是一样的,栗子的总数量并没有改变,但是在第一种情况下,猴子们都觉得很不高兴,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它们就觉得很满意。
那个养猴子的人很愿意改变他个人的安排,以便去适应客观的情况,他这样做并不会有任何损失。
真正的智者会考虑问题的两面,没有任何偏好,在道的光之下来看两者,这个被称为同时遵循两种路线。
“朝三”的法则。庄子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他常常提起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很美的故事,它具有很多层面的意义,它在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深深地指向人类的心灵深处。
第一件必须要加以了解的事是:人类的头脑就好像猴子一样,在运作模式上跟猴子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有在很少的时候,你可以超越你的猴性。当头脑静下来时,当头脑变宁静,当空出现在你的内在,你就超越了猴子的模式。需要明白的是,这个空是一种寂静状态,没有内在自我对话,顺应生命前行。此时,便超越了头脑的猴性,是一种存在状态。
什么是猴子的模式?那就是,头脑像猴子一样从来不回静止,它总是从一处跳动另一处,你做事的时候是否有观察自己,常常做着一件事,头脑又带来另一个念头,这些在你头脑中跳来跳去的念头,消耗了你的能量,它让你无法专注于一件事、一个人,甚至当你和心爱的伴侣在一起也会被这个头脑带走,这个内在的猴子让你的心无法静下来。
除非你是静止的,否则你无法看到真理,你在摇晃和颤抖,以至于你什么都看不到。清晰的知觉是不可能的。当你静心的时候,你是在将那个猴子放在静心的位置,因此静心会有各种困难。你越是试图使头脑安静,它就越是反抗、越让你陷入混乱和浮躁当中。
【精神分析的人性观】
对“精神分析”了解甚微继续查书,学习……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之为人,首先其是一个生物体,既然人首先是生物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力必然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为生殖本能(即性本能或性欲本能)的冲动,而在社会法律、道德、文明、舆论的压制下,人被迫将性本能压抑进潜意识中,使之无法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上,而以社会允许的形式下发泄出来,如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后期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与“生殖本能”对应的“死亡本能”学说,认为人除了维护自身生命生长发展的能量(即求生本能,其中核心本能为性欲本能)之外,还有着将自身生物肌体带入到无机状态,即死亡状态下的能量,即死亡本能,死亡本能在战争、仇视、杀害、自残中得以非常明显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