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非暴力沟通,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晚饭后,母亲在厨房里洗碗筷,父亲在房间看儿子写作业。起初是父子俩低声的对话,不到五分钟,就是父亲的怒吼“我和你说了多少遍啊,你脑子不记吗?”“你这孩子就是欠揍,说了还不听”。紧接着就是父亲气急败坏的摔门声或者打孩子的巴掌声。这是在儿子小时经常发生在我们家的场景,每次这样以后,换来的就是孩子哇哇大哭声,那时年幼的他甚至多次告诉我,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换个爸爸。

情绪失控的父母

先生是个直性子且思想守旧的人,他认为教育孩子不用和他说太多,只要告诉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听的话棍棒教育一下。显然,他的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不起作用,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也开始独立。很多时候两人平常沟通变成“辩论”和争吵。这样的教育方式让他们的父子关系越来越远。当我有幸拜读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马歇尔•卢森堡的著作《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在教会我们在生活中不同场景,如何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完成一系列关键对话,最终实现沟通的目的。我觉得这本书应该适合孩子和父亲之间的沟通,我决定粗读一遍再和他一起践行。

一,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在先生的概念中他的那种沟通方式和许多父母一样很正常,怎么可能算暴力。所以想了解如何使用首先要了解其定义。“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充满爱的沟通方式,是能让双方感受到善意的“爱的语言”。无论你是说话的一方还是倾听的一方,“非暴力”的沟通方式都是让你用爱和善意去聆听彼此的需要,去表达自己。当你能洞察对方隐藏在话语里的需要时,你们关系自然近了。相信所有父亲都是爱孩子的,可就是沟通方式,让孩子感觉不到一点爱意。

二,掌握好沟通四要素,让沟通升级

马歇尔说“沟通的第一要素是观察”。首先需要学会观察对话者的情绪和行为,通过这些表达和对方的动作,最终进行正面反馈。这天爸爸在看孩子做的数学题,发现计算错了好几道。克制不了的情绪又开始爆发了“你脑子装的是浆糊啊,计算都能算错!”他就是典型的将观察与评论混为一谈。按照《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观察就是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清楚说出结果。我就让孩子重新做一遍,在旁边观察发现错误的原因,之后发现孩子总忘记借位那一步,最后和他讲解后,所有错题都重新做对了。

控制好情绪

第二要素是感受

做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正面表达自己的感受,爸爸就是那个一点小事情就能打开情绪的闸口而一发不可收拾的人,这天因为考试孩子对爸爸撒了谎,导致爸爸生气坐在沙发上,孩子在房间哭泣。“你这样做,你知道多伤爸爸的心吗?你可以考不好,但不能撒谎。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不丢脸。但你撒谎了,爸爸会很失望。”我替爸爸说出他内心感受,孩子体会到最后向爸爸道了歉。父母要去体会孩子做错事情的当初心态,同时也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最终目的。

第三要素是需要

在与孩子对话过程中,做出积极的回应和反馈,并且明确自己的诉求和需要,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三要素。这天孩子放学回家有点兴奋的说“妈,这次考试我考的还好的,比上次进步了”。我于是问道“你是不是希望妈妈表扬下你,给你一个小奖励”,他点了点头。“可以,但是妈妈希望你不要因为一点点小进步而骄傲,希望你以后每次都要比前一次进步一点,可以吗”。孩子满心欢喜的答应了,可见我猜中他的需求,给出了回应,也给出了自己适当的需求。

第四要素是发出请求

清楚的告诉孩子,希望他做什么。之前每晚面对晚睡的孩子,爸爸总是一副命令式的口吻“还不睡觉,要等到几点,明天起的来吗?爸爸在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后明白请求和命令的区别。现在睡觉前改为“现在几点了,是不是到睡觉的时间了,爸爸希望你要准时睡觉,这样不耽误长个,第二天精神还好”。这样命令式改为请求式的,孩子当然更容易接受,因为多数孩子都是吃软不吃硬,命令只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还请求会让他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

深入沟通

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懂方法的父母,初为人父人母,我们其实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建立非暴力沟通模式,学会用爱的语言发出爱的请求从而表达爱的感受。让我们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让我们家庭生活更加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非暴力沟通,让亲子关系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