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皖儿:八大山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上官皖儿:八大山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八大山人实是一个人,并不是八个人,这个人就是朱耷(zhū dā),朱耷的号叫做八大山人。

朱耷(1626—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

上官皖儿:八大山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其祖父朱多炡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多宗法二米,颇有名气。父亲朱谋觐,擅长山水花鸟,名噪江右,叔父朱谋垔也是一位画家,著有《画史会要》。

朱耷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上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明朝灭亡时,朱耷时年十九,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

上官皖儿:八大山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朱耷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其弟朱道明,字秋月,也是一位画家,风格与乃兄相近,而且还要粗犷豪放。他的书画署名为牛石慧,把这三个字草书连写起来,很象“生不拜君”四字,表示了对满清王朝誓不屈服的心情。他们两兄弟署名的开头,把个朱字拆开,一个用“牛”字,一个用“八”字。这样隐姓埋名,可谓用心良苦。

上官皖儿:八大山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在朱耷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象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

上官皖儿:八大山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朱耷的画作在东方尤其在日本备受推崇,并在世界画坛引起很大的反响,如:《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猫石杂卉图》,以及《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莲花鱼乐图卷》、《杂花图卷》《杨柳浴禽图轴》、《芙蓉芦雁图轴》。《大石游鱼图轴》、《双鹰图轴》、《古梅图轴》、《墨松图轴》、《秋荷图轴》、《芭蕉竹石图轴》、《椿鹿图轴》、《快雪时晴图轴》、《幽溪泛舟图轴》、《四帧绢本浅绛山水大屏》等许多条幅,册页中的花鸟鱼鸭,山水树石等。

上官皖儿:八大山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书法方面有《临兰亭序轴》、《临“临河叙”四屏》,以及各大家法帖和行草诗书轴册等,都在国内外的博物馆、院中珍藏。

上官皖儿:八大山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官皖儿:八大山人,究竟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