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几点随想

分享新观点,尊重不一样。这里是千语新说。


图片发自App


这几天我读书时接连产生了几点随想。第一个:看梁博的《总编手记》,里面有这样一篇文章《拥军不是男痴女俏》,现摘读书笔记于下:

拥军是国事、大事,不能庸俗化,爱情是真情、至情,不要扭曲它。尤其是大报、严肃的机关报,更不能玩小技,追异趣。要于细微处见政策,在整体上守住品格。

文中提到的一篇拥军报道是这样讲的,一个军嫂因丈夫执行任务牺牲,带着两个孩子守寡多年,一个比她小十来岁的男青年自愿入赘,挑起家庭重担,并表示不再要孩子。被作为拥军标杆。

梁主编就这个报道在文中探讨“拥军牺牲爱情是否值得提倡”,说“现在的故事混淆怜悯和爱的概念,不是牺牲爱,而是不懂爱。”关于如何解决军属的困难,他说这样的报道会让人误以为军属的困难得到的是社会上“好人”的善心,但其实真正这个问题应该由国家负责,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拥军措施。

这第二点值得拿出来单独说一说,我在写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影评时,就曾表达过对这样悲剧式英雄“可泣但不可歌”,因为高价药的问题不应该由个人去解决,个人也不可能去解决,这是需要相关部门从宏观政策上去解决的问题。歌颂这样的悲剧式人物,只会让走投无路的民众越来越多地宁愿去选择做“孤胆英雄”,不惜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也不再相信政府。

看到梁主编的这篇文章我非常惊讶与激动,惊讶源自于我对“主流”“中央”的刻板印象,原以为他们不会关注到这些,激动于原来也是有一部分“主流”的人,有正直的三观和坦荡的情感。

开了眼界,开了眼界!

第二则,是我读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自传,里面讲到他开的第一家沃尔玛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说“就像绝大多数‘一夜暴富’的故事一样,它经过了大约二十年的酝酿。”我活到现在,减去没有意识只会嗷嗷吃奶的那几年,可能也就二十来年吧,人生仔细看来是没几个二十年的,但是掐指一算,又至少有四个二十年。毕竟二十年是一场巨变。正因为我经历过一个二十年,这岁月太久了,所以我深深敬畏这些做事动辄以“年”为单位计量的人,有冲劲容易,一直有冲劲不容易;失败不害怕,一直失败能不能不害怕?知易行难,看来得多读几本大人物的自传。

前段时间办公室搬家,帮我的老师搬东西,他的书装了整整十一个最大号的编织袋。书包罗万象,我甚至见到了《齐民要术》这种传说中的书,还有《马克思全集》一系列50本。最难得的是,任何一本书,翻开任何一页,都能看到笔记标注。

手里看着这些或陈旧或尚新的书,心很静很静,我问老师,您怎么看了这么多书啊?老师说,看书急不得,慢慢看,日日看,不知不觉就看了这许多了,你还年轻,别着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的几点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