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桌的执念

作为一个伪书生,不知从何时起,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书桌成了一种执念。

上大学,宿舍里有张属于自己的书桌。大一时候在西校区,还属于半封闭式管理,最喜欢去的是二教楼下的蓝鲸书店,淘回来的书把本来就不大的书桌堆满。待晚上关上宿舍的灯,顶着台灯,捧着《穆斯林的葬礼》还能哭个稀里哗啦。想着这应该是最满足的时刻吧。大二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了踢球、游戏、吉他、骑行、郊游、宿营、打工、喝酒、打牌,书桌已经沦为摆放乱七八糟东西的台子,青春的躁动不安,已经难以静下心来坐到书桌前安静地看书写字了。偶尔在电脑上敲些文字出来,时髦般地贴在博客上,前两年回看的时候老脸已经无处安放,充斥着“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参加工作后,书桌是没有的,但办公室里有个专属的办公桌,读书写字变成了CAD画图、填报各种报表、编制各种施工方案,偶尔来了情绪还会写点文字放在博客上,充其量也是成长的感悟,一点点新的认识仿佛看透了人生的真谛。

曾经喜欢读长篇小说,翻阅世间繁华,感悟别人的人生。工作后变得功利,茅盾文学奖的书单换成了《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等管理类的书籍。在国内的时候来回折腾,喜欢在上车前买一本书,下车前看完。来到海外就没书可看了,偶尔写的博客也换成了几句话表达的微博。工作的繁忙,现实的挣扎,不安分的内心,更是难以静下心来了。总觉得自己慢慢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没有独处的静心,离内心越来越远。

几经折腾,反复在工作和家庭中衡量,终于鼓起勇气选了一条稍微折衷的路,放弃了高薪但紧张的工作,选择一个稍微清闲生活条件更好的环境。来到新的公司,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宿舍准备个心仪的书桌,能够在晚上顶着台灯,读点人文小说,或者写点敲点文字。不巧碰到了疫情,各种条件受限。今年休假终于有了机会,网购了台灯、显示器,不惜高价空运到海外。回来后把宿舍的次卧改造成了书房,把办公室多余的办公桌搬了回来,摆上台灯、连上大屏、铺开巨幅的鼠标垫,夜晚来临只打开台灯,耳机里听着陈奕迅的《好久不见》,翻开《人生海海》,想象中最满足的时光又回来了,也算放下了心心念念多少年对书桌的执念。

书房窗边摆着沙发和茶台,白日里拉着同事泡茶吹牛,夜深人散,总喜欢在书桌前坐一会。或看会YouTube上的视频,或盯着屏幕听着熟悉的歌曲,思绪被拉回到记忆中的时刻。

朋友说”一直都想有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穿越回去好好念念过去“。独处的时空,可以去怀念往昔,也可以对话内心,“自己”不是“障碍”,而应该是朋友,接受自己,寻找自我。

木槿昔年,浮生未歇。当青春变成旧照片,当旧照片变成回忆,当我们终于站在分叉的路口,孤独,失望,彷徨,残忍,上帝打开了那扇窗,叫做成长的大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书桌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