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京日报》的一篇报道在网上刷屏了,“由于要备战明天的决赛,谷爱凌还要进行训练。这一次她没有太多时间去接受采访,匆匆走过混合采访区时,有人询问她刚才吃的是什么?谷爱凌说了四个字——“韭菜盒子”。对于外国朋友,甚至是一些南方朋友,可能对于“韭菜盒子”感到陌生,需要解释一番才能明白。对于北京人来说,韭菜盒子是一道最常见的家常美食”。韭菜盒子,何止是对于北京人,对于全国人民都是一道美味佳肴,好吃便携,而且不怕放凉。说到这里,西域老范的口水哗哗地……这韭菜盒子的背后有文化,有历史,且听老范道来。这韭菜盒子的祖宗啊,还得从出土于1300多年前的吐鲁番阿斯塔纳墓葬的古高昌城还保存完好的饺子说起。
中国,新疆,距吐鲁番42公里处,是中国古代的高昌城。高昌城周围现世的阿斯塔那墓穴是一系列地下墓穴,该墓群占地10平方公里,拥有超过1000座坟墓,是古代高昌居民的公共墓地。
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清理墓葬近400座,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西晋复置戊己校尉至凉都高昌时期(3-5世纪末),第二期为麴氏高昌时期(6世纪—7世纪中),第三期为唐西州时期(7世纪中—8世纪中)独特的墓地构成,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其中最为特别的就是饺子。
中间碗里盛的饺子长约5 厘米、宽1.5 厘米,保存得比较完好。这些饺子的形状与现在的饺子相同,只是小了一些。
至今,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的维吾尔族依然称饺子为“扁食”,而生活在新疆喀什、和田等地的维吾尔族称饺子为“居娃娃”。馄饨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风味小吃,维吾尔族称为馄饨“曲曲儿”,里面的馅以羊肉和洋葱为主,此外还有苜蓿馅和红苋菜馅等,都非常好吃。
唐代的这些花式面点得以保存下来的原因应该归结于新疆干燥的气候。这些面点有的是用模具压制出来的,有的则是人手工捏制的。中间碗里所装的是饺子,饺子发明的时代远早于唐代。在四川省博物馆的通史陈列中展有一件新都出土的东汉庖厨陶俑,陶俑面前的菜案上就赫然就放着一个饺子。
同样来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几只蓝釉三彩盘与这些食物搭配起来,似乎更为合适。毕竟,唐代三彩陶器也是丝路繁华的见证者。大漠孤烟,一望无际黄沙天,蓝白褐色相间的三彩器物,却比江南的花开得更热闹鲜活些。尤其三彩器物以黄绿白三色组合多见,蓝釉三彩倒是稀少,尊贵的蓝釉颇受追捧,在当时也是同类器中的精品。用它们盛着那些花样繁多、制作精细的面点,乍一看好似哪位高昌贵族拿出上好的餐具与美味佳肴,恭候远方来客。
但这些月牙形的带馅食物,真的是饺子吗?“饺子”的读音在宋朝就巳经出现,但当时不写作“饺子”,而是写作“jia(宋刻【飠夾】)子”、“角子”、“角儿”等。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市食”中记有“肝脏【飠夾】子”、“市罗角儿”;在“蒸作从食”中记有“诸色【飠夾】子,诸色包子,诸色角儿”。 “饺子” 一词,应源于“角子”,而“角子”则又源于方言对“【飠夾】子”、“饸”的称谓。在敦煌文献中,“【飠夾】子”又称作“饸饼”,是一种体形大于今天水饺的有馅类食物,油煎而成,更接近现在北方人的“合子”。 “角子”和后来的“饺子”是音同字异,是学界主流的看法。 比如,敦煌文献中有“饆饠”(传统文献还写作“毕罗”)、“饸饼”的记载而无“角子”出现,这说明“角子”一词出现住宋朝及以后的文献中。
网络上传言这就是“饆饠”,再觉得其跟春卷有关,但这个观点缺乏证据,也不值得取信。敦煌学者高启明认为,之所以对阿斯塔那出土的这类“饺子”的命名存在争议,源于唐宋期间,有馅类食物的分化。即制作的大小不同、加工方式不一,都会演化出不同的称谓来。饆饠、角子、饺子,恐怕是同一种食物在不同时代的变异。直至今日,在新疆本地还能看见一种特少数民族传统甜点,也是做成饺子模样,溜半圈小花边,烤制的酥皮里裹着杏酱,外面蘸星星点点的白糖,当地人称为“酸饺子”,它的流传与古代的饺子是否也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呢?
这不就和韭菜盒子长的一样吗?美食的流传度与生命力往往超越我们的认知,这也让我们今天去认识千年前的面食,有了不小的难度。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吐鲁番阿斯塔纳墓葬出土的三枚面食叫饺子,还是盒子?是什么馅儿的?但这充分体现出了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更体现出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特点。
今天饺子和盒子、馄饨已经成了中国人餐桌上的美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代表,冬奥冠军谷爱凌和西域老范一样,都爱吃饺子盒子和馄饨这些传统美食。在新疆前几年特别火爆的地方民谣《扎巴依的春天》里最后有一句rap是“包子的弟弟,馄饨的哥哥,就是韭菜盒子”,实在搞笑的很,大家可以搜来欣赏一下。
参考资料:
公众号文章:《唐代饺子|中华美食的进击:从深夜食堂到丝路敦煌》
搜狐文章:《中国古代文化全景》
国家民委:《文物解码丨唐代西域的饺子与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