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资治通鉴》[64]“统一后秦始皇都干了什么?(1) ” ——志得意满

图片发自App

“统一后秦始皇都干了什么?(1) ” ——志得意满

【原文】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兼备)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制度),令为“诏”(昭告),自称曰“朕”(先秦是我的意思,秦后为帝王独称)。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死而以(凭据)行为谥(追加谥号),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没必要)。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白话文]

秦王刚刚兼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更改称号为“皇帝”,命令叫“制”、“诏”,制书是制度,诏书是诏告。自称为“朕”,追尊昭襄王为太上皇,颁布制书说:“死后根据人的行为定谥号,是儿子议论父亲,臣下议论君上,没有意义,从今往后,取缔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一次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点评]
谥法相传是周公制定,追谥的准则。即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一个评定性的称号,这就是盖棺论定了。谥号有美谥,有恶谥,也就是说,有褒有贬。褒的比如秦穆公,布德执义曰穆,后世看到一个穆字,就知道他一生是布德执义的一生。又如齐桓公,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动民曰桓,这是他一生的写照。恶谥呢,比如周幽王,动祭乱常曰幽,烽火戏诸侯,这都是他干的事,西周亡在他手上,他就是动祭乱常的幽王。
从孔子时候起,儒家有意识地把谥法作为以礼教褒贬人物,挽救社会风气的手段,也是对君王的一点点制约,生前你拥有绝对权力,但是,如果行事乖张,一个谥号,就能让你遗臭万年!
秦始皇显然对自己死后的谥号没有信心,担心后世给他恶谥,干脆把谥法给取缔了。
到了汉朝,谥法又恢复起来,一直到执行到清朝。

【原文】

初,齐威、宣之时,邹衍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始皇并天下,齐人奏之。始皇采用其说,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始改年(改元),朝贺(国家大典)皆自十月朔(从十月初一开始,这天为元旦);衣服、旌旄、节旗皆尚黑,数以六为纪(六为一个计数单位)。

[白话文]

当初,齐威王、齐宣王的时代,邹衍提出一个金木水火土,五德相运的学说。秦王兼并天下之后,齐国人把这一套学说上奏给他,秦王深信此说,认为既然周是火德,秦灭了周,那是秦的德胜过了周的德,水能灭火,所以秦是水德。于是下令改变历法,以十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每年朝贺,以十月一日为元旦。衣服、旌旗都用黑色。计数时,以“六”为单元。

[点评]
我们现在用的阴历,是夏历,夏朝的历法。到了商朝,把正月往前提前一个月,以十二月为正月。到了周朝建国,又提前一个月,以十一月为正月。孔子虽然一心恢复周礼,但是对历法,他一直呼吁恢复夏历,因为最符合农业生产的时节。秦朝建立呢,他又找不同,再提前一月,以十月为正月,春夏秋冬全乱了。到了汉朝,实在不能把九月当正月吧?汉武帝恢复了夏历,以后再没人折腾这事了。咱们今天才能以正月初一为春节。

【原文】

丞相绾等言:“燕、齐、荆(秦人称楚为荆,避始皇父子楚之讳)地远,不为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容易控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苦于)战斗不休,以(因为)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正确)。”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白话文]

丞相王绾(wan)说:“燕、齐、楚故地,离首都咸阳太远,不设置封国,恐怕难以统治和镇守,请在诸子中选择分封。”

秦始皇下令群臣讨论。

掌管刑罚的廷尉李斯说:“当初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很多,但是几代之后,情谊疏远,相互攻击,就像仇人一样,周天子也无法禁止。如今天下赖陛下您的神灵,归于一统,都设置郡县,诸皇子和功臣,以赋税重赏之,比较容易控制,天下人也没有异议,这正是国家安宁的道理,再设置诸侯封国,实在不合时宜。”

秦始皇说:“天下征战不休,就是因为有侯王。如今赖宗庙神灵,平定了天下,又重新设置封国,那是刀兵再起了,要再求安宁,岂不难哉!廷尉说得对!”

于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郡守总管郡事,置郡守掌管兵马,置郡监负责监察。

[点评]
秦亡之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遂使天下很快又再次陷入战端。刘邦建立汉朝后大肆分封同姓王,遂酿成了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行“推恩令”,使天下重新回到事实上的郡县制。在此后的两千年间,郡县制一直是中国的主要行政制度,故称“百代皆行秦政法”。西晋司马炎推行分封制,遂有“八王之乱”,明朝朱元璋推行分封制,遂有“靖难之役”,皆李斯所谓之“相攻击如仇雠”,亦始皇所谓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烛照千里,洞察千年,真不愧为千古一帝。

【原文】

收天下兵(兵器)聚咸阳,销以为锺鐻(音据,一种乐器)、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一(统一)法(法制)度、衡、石、丈、尺(度量衡等标准)。徙(迁徙)天下豪杰(富豪等杰出人物)于咸阳十二万户。

[白话文]

下令收缴天下兵器,运送汇集到咸阳,销毁后铸成十二个钟架铜人,各重千石,放置在宫庭中。统一天下的度量衡,将天下的豪杰迁徙到咸阳,共十二万户。

[点评]
铸剑为器,统一法制,标准度量衡,迁徙豪杰至于咸阳监视之下,都是为了稳固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具体步骤,对于当时还是今后稳定的中华民族贡献还是极大的。


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大诸侯国的事业,实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所采取的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措施,为后世帝王所采用。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应充分肯定,不能因为他后来实行暴政而全盘否定其历史功绩。秦始皇结束了割据分裂的深重灾难,他的统一为后来中国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是一个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历史人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读:《资治通鉴》[64]“统一后秦始皇都干了什么?(1) ” ——志得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