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依然没有收获

前段时间一直活跃在知乎平台上,看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依然没有收获?”。关于这个问题我曾为不少人在线解答过,每每写下自认为比较贴切的答案后却总是后悔将其发布公开。因为我不知道对于我这个问题真正的答案究竟为何。

自学生时代起,“努力”这个词就一直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无论是对于考试成绩还是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任何事的成败都与努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记得高中时期,那时候的作文题材非常简单整整三年从未改变,因为高考从未改变。对了,有趣的是,针对这个问题恰恰是高中生问的是最多的。我看过太多太多关于努力而成功的例子,看过太多太多对为什么要努力提出的种种精辟犀利的见解。最后发现,好像人们对于那些努力奋斗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总是不厌其烦。或许是努力的人太多而成功的人太少,人们却又只看到了成功之人的努力而没有看到除努力之外的任何其他。当然了,更多的可能是那些成功之人只在竭力的渲染他们的努力,而从不倾囊相受任何其他的秘密即使这要比努力重要千百倍。

提起高中时代那就不得不说起一位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物——爱迪生。当然了,我可没有因为他而奋发向上成为一位令人敬仰的大人物。只是三年中曾不断地借用他的名气来完成应付考试的作文罢了。同时,和他一样受到“牵连”的还有两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艾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史蒂芬·霍金”。现在我都佩服当时的自己,我真他妈的有才。就凭着我那支离破碎的文学创作水平,凭着脑海中仅存的三位科学家就能够写出那么多悠扬婉转励志苦学的“美文”,还他妈的能够获奖,真不敢相信。当时的作文大都以议论文为主,当然了如果你文学素养高的话也可以写小说、诗歌、散文。但是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是更倾向于此。就这样那句“天才等于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就成为了我至关重要的论据。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论点是多么他妈的奇葩,那时候的论据是多么他妈的可笑,那时候的的结论是多么他妈的经不起推敲啊!可是我们乐此不疲。

进入大学之后,像很多“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村孩子”一样,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感到如此的新奇,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遐想。那时候总会在高中班级的小群里发一些励志小文章,看一些关于未来规划的小建议。那时候总会在朋友圈发一些对于生活的看法,对于人生的见解,规划着大学的生活甚至包括一些细枝末节,几点起床、几点看书、几点锻炼、要不要谈一场恋爱啊等等等等。还记得曾经和一位高中同学说过,我在大学的时候不想谈恋爱,就想独自沉浸在图书馆在温暖的午后黄昏的映照下在浓郁的书香墨气的包裹中度过这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做到了,不知她怎么样。

还记得那时候我的目标是如此的明确,言辞是如此的恳切。我曾对父母说,我最喜欢的是就是读书做一名学生,如果可以的话我要永远读下去直到不能做学生那一刻为止。报考专业时,我也觉得自己是多么喜欢这个专业啊,甚至到大二的时候依然还觉得这是自己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我要用我的努力换取我能享有的最大的成就。就这样,那年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创新实验室,期待由此走向科研的道路。那时候的我们还有晚自习,每到晚自习结束时我都会到实验室去钻研学习,寒暑不断。每当在晚上十点十一点多回到寝室看到室友们或在玩游戏或在看电影我都会感到很“欣慰”,至少我还在努力。每天回到寝室躺在床上都会思索这一天学到了什么,应该怎样开始我的科研生涯。每到空闲时间就回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以期能够学到更多的有关本专业的知识,为以后考研打下基础。为了搞清一个课题我可以不吃饭少睡觉,为了弄懂一个原理我可以整天泡在图书馆以至于出来后分不清南北。在学习将近半年后,终于有机会参与一项科研比赛,那是在暑期举行的,期末放假前还特意打电话到家里和父母说,这个暑假我可能不回去了在这里做比赛了,还同家里要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因为比赛要用到。说实话,后来我都忘了当时真的是因为比赛要用还是因为室友都有才向家里要的。

事情到这里,相信你们都以为我即将要做出什么成就或者即使没有,至少会经历一个惊心动魄的头脑风暴。很遗憾,并没有。不是因为我被淘汰了,不是因为我还没有足够的研发知识,当然。更不是因为比赛取消了。而是,我放弃了,对没错,我放弃了。没有原因,或者说我不想找什么原因,只是不想了。那天晚上,我们都在为期末考试的大实验而设计绘制图纸,到了晚上十点左右,该到去实验室的时间了,其中一位同学问我好去不去实验室。就是一句简单的不去了,撇下了我之前所有的努力。

也就是从那之后,我渐渐发现之前的梦想,之前的目标已变得如此的模糊。这时的我已经是在大学校园待了将近三年的“老人”。就在某一天晚上,我突然想起刚到大学时立下的志愿,我思索良久,不知是时间久了我已忘记还是我已不愿想起。拿起刚刚从图书馆借来的《孤独》,躺在吊床上,喝着茶水,听着音乐,闭着眼。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本书还是因为那段视频,从此让我走上了思索哲学之旅。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到《理想国》,我的思想具体经历了怎样的转变,我的神经经过了怎样的重组连接我都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我不再想要读研,不再想要从事本专业。

这时如果你要问,那么你这几年的努力,你这几年对你专业知识的学习让你收获了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因为从逻辑上讲,从因果关系上讲,我没有学好我的专业知识反而去看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反而一度面临失业的窘境。我不想在这胡扯我有多么高尚的情操,有多么宏伟的壮志。我目前唯一能够也是足够一生受用的就是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我能够接受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所有的成功灰飞烟灭。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强大的内心,不是因为我从不害怕失去。就像前段时间热播的网剧《余罪》中余罪说的那样,“即使我余罪有一天一无所有,我也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

而努力有没有收获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你努力了,无论怎样,无论努力的程度如何,谁人又能够给你做出一个公平的论断呢?就像下棋一样,作为棋手,来之不易的胜利总会另自己感到欣喜若狂。但这份欣喜究竟是因为胜利呢还是因为来之不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观棋的人一定更喜欢的是那份来之不易,因为他们从来不管是哪方获得了胜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依然没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