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分析心理学视角解析—— Pi 到底是谁

    Pi —— 到底是谁?电影中 Pi 是信仰多种宗教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认为这些宗教是可以兼容的,他认为自己这样就接近了神,了解了神。但 Pi 的父亲不是这么认为的,他希望 Pi 拥有自己理性的思维,甚至与老爸信的冲突都没关系,只要是出于理性的。电影中的父亲是现实与理性的象征,对 Pi 来说,是父性权威的象征。影片的开篇很多部分体现出了现实对宗教信仰形式所传达的评判和讽刺(父亲的信仰观: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同时信不同的宗教就等于什么教都没信。别被这些事物和光景蒙骗了,孩子们,社会很复杂;船上厨子对于信奉宗教素食主义的 Pi 和母亲的调侃,指着肠和肉汁说:它以前是吃素的,它以前也是吃素的,随后引起了父亲的不满并险与其大打出手;中国船员过来安慰 Pi 全家时的说词:我是信佛的,但是这个肉汁我也吃。因为在船上,肉汁不算肉,只是调味品;当漂流中的 Pi 饿极之时,与猛虎相争摒弃信仰杀鱼而食)当 Pi 在危难之时,神并没有对他伸出援救之手(可能伸了,毕竟他没挂掉),于是 Pi 对神产生质疑,并开始相信父亲所说的话。就此理解的话,影片中的现实与信仰不是冲突的吗?那为什么最终Pi 还是选择了信仰,这个信仰到底是什么?还记得之前俩个故事的角色对应之后,Pi 所对应的角色就是那只老虎。那么影片中的 Pi 又会是谁呢?这个讲故事的 Pi 又是谁呢?


    现在看来,这个Pi 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是这“奇幻漂流”的产物,是电影中一切故事的产物(无论是第一个故事还是第二个故事),是电影想要传递给我的答案 —— Pi 是一个从兽性和人性中挣脱出来,最终回归到神性的自性化的结果(自性化: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特别术语,也是其核心性的概念。荣格在一次回答提问时曾这样说:“自性化是一种神性的生活,正如曼荼罗心理学清楚地表现的那样。自性化并不与世隔绝,而是聚世界于己身。”上帝便是自性的原型之一)所以最终的 Pi 是一个真正经过内在自我整合的人,一个具有神性的人。这种神性便是在他漂流中克服最强烈冲突之后带来的升华,同时这种特质也是我们人类本身所具有的一部分,我们只不过身处在电影中的某个阶段,而 Pi 却经历了生命的洗礼,得到了人性的升华。


    无论是第一个故事还是第二个故事,甚至是这部电影的原著。这些故事仅仅只是一个过程,不管用血淋淋的现实去定义还是用和谐的奇幻漂流去定义,都是局限的,都只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因为最终讲述些故事的,是那个活下来并成长起来的 Pi。

    在分析心理学意象中,老虎是万兽之王,凶猛残暴,攻击是他的本能。电影中老虎代表了 Pi 人格中兽性的一面,也是他本我驱动的冲突一面,是为了生存而存在的一面(电影中老虎被披上的绅士的名字:理查德•帕克,象征着人类自我中被压抑和掩盖的原始兽性一面。

    而在西方语境里,这个名字也常与漂流、食人、自相残杀等暗喻联系在一起);而那个小 Pi 以及漂流者 Pi 便是讲述者 Pi中的人性(自我)部分(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电影中用他来代表人性,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投射——第一个故事还是第二个故事,这个自我是成长发展的,后面我们将会讲到)。讲述这俩个故事的成年 Pi 便是达到自我整合后神性(自性化)的 Pi。是我们人性成长超越后最终无限靠近的结果。所以整个漂流的过程,就是 Pi 克服最强烈心理冲突并最终整合自我达到自性化的一个过程。最终 Pi 选择的信仰是他不断追寻和靠近圆满的一个过程。电影中出现三次毗湿奴,三次出现莲花。在印度教里,梵天(Brahma,创造者),毗湿奴(Vishnu,维护者)和湿婆(Mahesh,毁灭者)三位一体。传说中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莲花里诞生的梵天就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湿婆又毁灭世界。这里的三位一体非常重要,这代表他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就像我们主题说的那样,现实与信仰是共生的,兽性到人性最终到神性是升华的结果,这三者是一体的,是共生在我们心中的。我想电影中毗湿奴便是Pi 人格层面中自我的部分。也正是在毗湿奴指引下 Pi 找到了基督(自性的原型),找到信仰并开始追寻。传说中毗湿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盘绕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就像 Pi 离开那个小岛时,回头张望,画面是一个女人躺在空灵的海面上。而莲花则被赋予了生命的象征(毗湿奴在莲花中孕育梵天并创造了世界)电影中 Pi 喜欢的女孩(阿南蒂)在舞蹈中的手势也是莲花,并且这莲花象征着开悟。而且“食人岛”上莲花里包裹着牙齿,牙齿的脱落同样象征着生长,也象征着死亡,而这牙齿却是在孕育生命的莲花中被发现。所以当 Pi 离开小岛时,回头看的时候,那个躺在海面上的女人(毗湿奴),便是 Pi 的自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分析心理学视角解析—— Pi 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