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精进写作100天# 47/100
见识过越来越多的人做事,听到过越来越多的故事,阅读过越来越来越多的书籍,我们从中获悉了人生的诸多可能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大多数时候,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提质增效,但时常也让我们被动地将问题复杂化。
我们身边就有这样数不胜数的生动案例,A公司渴望拿下一个客户服务项目,所以从服务方案开始就渴望出彩,希望透过那些一眼看不懂的专有名词来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借助炫彩的结构设计来凸显艺术表现力,但到头来,却败给了一家初出茅庐的小公司。
他们疑惑不解,甚至质疑对方的有眼无珠、有失偏颇,但对方的回应又让他们哑口无言:B公司的方案虽然看起来简单、浅显,但直击我们的痛点,给出了我们想要的答案,面对问题,我们渴望的是解决,而不是让问题继续制造问题。
言语有些刺耳,但却直指问题要害,很多时候,我们希望透过复杂化问题来凸显我们的专业能力和智慧水平,但就在这个过程中本末倒置,忽略了问题、模糊了目标,自然极易脱离正确的轨道。
不久前,我认真阅读了袁了凡先生的《了无四训》,倍受触动,虽然其中关于真善美的价值观,我们从小听到大,早已是耳熟能详。一个个极其简短、又通俗易懂的故事,清晰明确地告诉我们:决定人生走势的并非是那些高深的技艺,而是生而为人不可或缺的品格。
乍一听,好像有些玄学,有几分“好人有好报”的朴素愿景,但细细品来,你会发现这些看似人人都懂的道理,真正大智慧的人会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不加怀疑的践行。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就像一颗颗小种子,种植在心里。
逢人、做事,这些都是拿来衡量自己的标准,是生而为人的本分,更是赢得人生的积淀。了凡四训,随意拎出来一个,都是可以轻易读得懂、看得明白的,起初觉得是否过于肤浅,但带着觉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与事、人生的跌跌当当,会越发地感受到:大道至简。
袁了凡先生在开篇就说:算命先生算定他在五十三岁有大难,并且寿终,他并没有祈求长寿,但五十三岁那天平安度过了。《尚书》上说:命数会变化,并不是恒常,了凡先生从切身经历中体会到:凡是祸福都是自己造成的。
就是这些经过千万年历史锤炼的、中华文化的古老智慧中,蕴藏着人人吹捧的“成功学”。这和金刚智慧中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理人人都懂,实现的路径也是清晰可见,但难的是,大多数人在践行这些朴素价值观的过程中,给自己设定了不少的情节与限制:如果出现某些情况,我要做那些事情,如果这种情况消失,一切恢复从前。
这是大多数人的做法,遇到事情的时候,会想起来这些可以将我们带离泥泞的道理,并全力践行,雨过天晴后便搁置一旁,就这样在人生的跌宕起伏中,断断续续地践行这些朴素的价值观,一边践行、一边怀疑。而真正大智慧的人,都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因为相信,所以从一而终、矢志不渝。
#闪亮研习社#闪亮日签